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

ID:19617134

大小:61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_第1页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_第2页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_第3页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_第4页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华一高地理学科导学案使用人班级小组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因素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通过对地表形态变化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和综合的观点看待地理事象。重点难点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习内容(问题设计)学习方法知识链接(学一退三)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1、内力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2、外力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3、内力与外力作用及相互关系?4、板块构造学说的定义5、六大板块的名称6、板块边界的类型7、板块与地壳活动:板块边界地壳活动相对,板块内部地壳活动

2、相对。8、边界形成的地貌类型成因。9、褶皱的概念、成因、构造形态、对地形的影响和实践意义。10、褶皱的概念、成因、构造形态、对地形的影响和实践意义。1、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部分:首先给学生15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12页到15页的内容,并完成1-7题,然后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把1-7题的答案告诉学生。2、学生合学部分:首先向学生展示下题:阅读以下两个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2)1、对于内力作用理解不透彻的问题,给学生补充地球的内部结构相关知识。2、对于外力作用理解不透彻的问题,给学生补充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太阳活动的相关知识。3

3、、对于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理解不透彻的问题,补充地球的外部圈层、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11、外力作用的分类。12、风化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及分布地区。13、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及分布地区。14、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及分布地区。需要合学的问题:ⅰ、世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ⅱ、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事象:红海、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脉和马里亚纳海沟。需要展示探究的问题:Ⅰ、世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Ⅱ、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事象:红海、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脉和马里亚纳海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事象:红海、阿尔

4、卑斯山、安第斯山脉和马里亚纳海沟。其次,把全班所有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并且每小组任命一位组长,第一小组和第三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学习第(1)题,第二小组和第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第(2)题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做一下工作:控制探究活动所用时间和节奏,并提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程,例如“现在进入小结阶段”、“现在进入预展阶段”等。3、学生展示部分首先,每组选派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展示合学的内容,小组展示顺序为第一组,第三组,第二组,第四组。其次,在同学代表展示后,其他同学可以提出疑问和建议等。再次,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展示情况及提出的疑问等,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得出探究问题的答案。最后

5、,教师教同学们思考这类问题的方法。达标检测题(必做题+选做题)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C4.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和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岩石②化学元素③矿床④矿物⑤矿产⑥地壳⑦变质岩⑧沉积岩⑨岩浆岩A.②→⑤→①→⑨B.②→④→⑥→⑦C.②→④→①→⑥D.②→④→③→⑤读

6、右图,完成5~7题。5.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6.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A.大洋板块与大陆扳块的张裂地带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7.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①裂谷②海岭③山系④海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8.海洋中的现代沉积物主要来源于A.甲处岩石B.乙处岩石C.丙处岩石D.丁处岩石9.下列关于岩层形成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abcdB.defgC.cdbaD.dcba10.正确表示外力作

7、用过程的是①搬运作用②沉积作用③风化、侵蚀作用④固结成岩作用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11.下列地貌区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A.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貌B.河西走廊中辽阔的戈壁滩C.青藏高原上林立的雪峰D.江沿海广阔的滩涂二、综合题32.地下水来源区域称为补给区,流出区域称为排泄区。读我国季风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质构造上,甲为、乙为。(2)地下水补给区的地形为,排泄区的地质构造为。(3)简述该地区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易形成的地貌及地表特点。(4)当地在交通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