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发热胡明课件

诊断学发热胡明课件

ID:19344352

大小:2.95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8-10-01

诊断学发热胡明课件_第1页
诊断学发热胡明课件_第2页
诊断学发热胡明课件_第3页
诊断学发热胡明课件_第4页
诊断学发热胡明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诊断学发热胡明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发热fever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内科教研室胡明2教学大纲1.掌握发热的定义2.掌握发热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3.熟悉发热的病因4.了解发热的发病机制3教学内容1.讲述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2.介绍发热的发生机制3.讲述发热的病因与分类4.重点讲述发热的临床表现5.重点讲述热型及临床意义6.介绍发热的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4病例23岁,女性,持续发热4天(T>39℃),伴寒战、咳嗽、咯铁锈色痰、胸痛、头痛右下肺闻湿罗音WBC计数15.3×109/L,胸片:右下肺大片状渗出性改变1.患者有哪些症状?2.症状有何特点?3.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5发热(fever)-定义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

2、或各种病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6发热(fever)-正常体温正常人的体温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正常体温口温36.3~37.2℃腋温36~37℃肛温36.5~37.7℃恒温箱7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36.0~37.0℃正常体温在不同的个体之间稍有差异,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状态下体温亦略有波动。8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不超过1℃。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

3、年。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9发生机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6.0~37.0℃致热源非致热源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升高101.致热源性发热的发病机制11发生机制2.非致热源性发热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12体温升高生理性剧烈运动病理性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有致热原无致热原发热发生机制小结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13病因与分类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发热infe

4、ctivefever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fever以感染性多见14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15非感染性发热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血栓及栓塞疾病颅内疾病皮肤病变恶性肿瘤物理机化学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6非感染性发热1.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2.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内风湿关节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等17非感染性发热3.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溶血反应等4.内分泌代谢疾病:如

5、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18非感染性发热5.血栓及栓塞疾病: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等,通常为吸收热6.颅内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等,为中枢性发热,癫痫持续状态可引起发热,为产热过多19非感染性发热7.皮肤病变: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及慢性心力衰竭等而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8.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均有可能引起发热9.物理机化学损伤:如中暑、大手术后、骨折、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及重度安眠药中毒等20非感染性发热10.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见的功能性低热①原发性低热②感染后低热③夏季低热④生理性低热21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①原发性低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

6、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0.5℃以内②感染后低热:由于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致发热后,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已愈此系体温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所致,但必须与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潜在的病灶(如结核)活动或其他新感染所致的发热相区别22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③夏季低热: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发生④生理性低热: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低热月经前及妊娠初期也可有低热现象23发热的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2

7、.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24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25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26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皮肤苍白,浅层血流减少,伴有皮肤温度下降畏寒发生寒战及竖毛肌收缩,使产热增加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27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1)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