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315316
大小:3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1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制定 《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规范限期治理提高执法能力——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就《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办法》将限期治理的适用对象,严格定位于因水污染物
2、处理设施与处理需求“不匹配”导致超标或者超总量的污染源,而不是针对“一般超标超总量”。 对“一般超标超总量”,即因违反其他环境法律制度导致超标或者超总量的,则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处理,不适用限期治理。主要包括4种情形: 1.因违反“三同时”导致超标超总量的,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一条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2.因违反试运行阶段“三同时”规定导致超标超总量的,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责令停止试生产。 3.因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导致超标超总量的,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三条责令限期改正。 4.因
3、采用国家强制淘汰的设备或者工艺导致超标超总量的,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七条移送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报请政府责令停业、关闭。记者:限期治理有哪些必要的程序? 杨朝飞: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程序大体上要经过5个步骤: 第一步是立案调查。环保部门对经现场检查和分析,判断超标或者超总量可能是由水污染物处理设施与处理需求不匹配原因造成的,应当立案调查。 第二步是监测评估。负责立案调查的机构应当通过组织现场监测和专家技术评估,对排污单位水污染物处理设施与处理需求是否匹配做出判断。 第三步是事先告知。环保部门拟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应当向排污单位
4、发出《限期治理事先告知书》,告知排污单位有陈述、申辩和申请听证的权利;必要时,可以约谈排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第四步是做出决定。环保部门在综合考虑监测评估结果和排污单位意见基础上,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做出限期治理决定。 第五步是结果处理。环保部门对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解除限期治理;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报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记者:限期治理,是由政府决定还是由环保部门决定? 杨朝飞: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明确授权,限期治理决定权限由环保部门行使。 国控重点排污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级环保部门决定,报环境保护部备案。
5、省控重点排污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级环保部门决定,报省级环保部门备案。其他排污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级或者县级环保部门决定。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
6、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 下级环保部门实施限期治理有困难的,可以报请上一级环保部门决定。下级环保部门对依法应予限期治理而不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上级环保部门应当责成下级环保部门依法决定限期治理,或者直接决定限期治理。造成社会影响特别重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形的,环境保护部可以直接决定限期治理。 为指导和规范各级环保部门正确行使限制治理决定权,我们将统一规定《限期治理事先告知书》和《限期治理决定书》的格式,尽快予以发布。 记者:《办法》中设置了听证程序,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杨朝飞:《办法》规定,排污单位对
7、排放水污染物超标或者超总量的事实以及是否应当适用限期治理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限期治理告知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环保部门进行陈述、申辩,或者以书面形式提出听证申请。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主要考虑到: 一是为排污单位提供救济渠道。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排污单位,将面临关闭。因此,限期治理涉及排污单位的重大权益,应当组织听证,为排污单位提供充分的陈述、申辩途径。 二是为引起排污单位负责人的重视。在实践中,听证一般会引起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因此排污单位负责人大多会亲自参加。这将有利于排污单位提高重视程度、认真采取治理措施、积极筹措资
8、金。 三是积极预防环保部门被诉风险。借助听证程序,可以提早发现环保部门在证据收集、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的实体或者程序瑕疵,并及时予以改正,防止环保部门在限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