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

ID:19226327

大小:29.0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30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_第1页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_第2页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_第3页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_第4页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_第5页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_第6页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_第7页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_第8页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_第9页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_第10页
资源描述:

《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  篇一:第二讲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15页)  第二讲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第一节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历程:  包分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改革是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是就业政策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1、包分配阶段  1951年10月1日,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共和国总理亲自负责大学生分配工作。  1962年,中央决定成立由习仲勋负责

2、的“毕业生分配委员会”。直至“文革”前,负责和参与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部门先后有政务院、教育部、内务部。  1981年,“文革”后首批统一招收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国家恢复中断了十几年的毕业生统一计划分配制度。  这一时期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个人无需为毕业分配操心,但也没有把握个人命运的自主权,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正是当时情形的写照。  2、供需见面阶段  1985年3月教育部关于转发《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1985年毕业生分配改革试点办法》的通知([85]教学字006号)。正式揭开了改革的序幕。这是开始打

3、破“两包”(包分配、包当干部)的标志。  同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其中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决定》的重大决策之一,允许学校有一定自主分配的权力。  1987年,清华大学第一次尝试供需见面会活动,这是大学生第一次在工作前可以与“婆家”见面,受到普遍好评。  此后,一部分高校开始探索有偿分配的形式,但在1989年被禁止。  3、双向选择阶段  1989年3月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9]19号)。第一次明确提出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  

4、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开始由“两包”向“两自”转变。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高校进一步改革了分配制度。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1995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1995年深入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5]8号)。  主题是实行招生“并轨”的毕业生可以在本系统、本行业内自主择业。  4、自主择业阶段  1997年3月,国家教委《关于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

5、业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学[1997]6号),同年11月,关于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通知(教学[1997]118号)。  标志着就业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1998年,首批“并轨”改革后(即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绝大多数毕业生实现了自主择业,少数定向生、少数民族生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就业。  1999年1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启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的通知(教学[1999]20号)。  标志着毕业生分配派遣的终结。  统一分配工作报到证

6、—就业派遣报到证—就业报到证  现在: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  第二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形势  (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自1999年开始,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迎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随之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尽管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大学生就业难度依旧很大,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数仍在上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XX~XX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根据我国人口分布的现实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情况,可以预见,这种

7、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从总体来看,当前与急剧增加的毕业生供给量相比,社会有效需求却没有相应增加,甚至在下降,这是因为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不佳,在计划体制和半自然经济下形成的劳动力,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初期明显过剩。从体制改革加快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原有国企和集体企业的净下岗和失业人员累计达到5000万以上,政府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也造成了数百万人的精简,农村劳动力离农寻找工作的人口更达到亿~亿左右,再加上中国经济加入全球化竞争以后,由于发展大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所导致的高投资、高增长、低劳动力使用的趋势,造成我国经济

8、的就业弹性系数降低到左右的水平,比同等水平发展中国家低一半以上。XX年城镇可新增就业岗位约1100万个,而劳动力供给达到了1400万人(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所以,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  (二)当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特点  1、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热点,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在吸纳毕业生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