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从中国哲学自身的演进看牟宗三哲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概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从中国哲学自身的演进看牟宗三哲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概念

ID:1901277

大小:4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13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从中国哲学自身的演进看牟宗三哲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概念_第1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从中国哲学自身的演进看牟宗三哲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概念_第2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从中国哲学自身的演进看牟宗三哲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概念_第3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从中国哲学自身的演进看牟宗三哲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概念_第4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从中国哲学自身的演进看牟宗三哲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从中国哲学自身的演进看牟宗三哲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国学论文题目:从中国哲学自身的演进看牟宗三哲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概念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对当代新儒学的了解,学界尽管仍然存在着道听途说和浅尝辄止的现象,但迄今为止,在较为专业的范围内,对新儒学的研究,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上,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只是目前的许多研究,似乎还不自觉地受制于一种观察视角或理解模式:挑战——回应,即从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这一角度来考察新儒学。一如宋明理学始终贯穿一个如何消化吸收释老的问题,当代新儒学,也的确面对如何消化融汇西方文化所代表的又一个异族

2、传统的问题。但作为一条生命之流,文化传统尤其哲学思想的展开有其自身的内在理路,这亦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实际。(1)有人说当代新儒学不过是宋明理学在现代的回响。(2)这种论断自不免失之简约且下语过早,不过倒也看到了新儒学与宋明理学的密切关系,当代新儒学既然被视为儒家思想的第三期开展,(3)我们就有必要注意它与传统中国哲学尤其宋明理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当然,内在理路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并不新鲜,顺此视角研究新儒学也非但不与“挑战——回应”的思考模式相悖,反而可在其基础上增加一个理解的层面。只是眼下对新儒学的研究似乎尚缺乏这种方法论原则的具体运用。本文拟从中国哲学自身演

3、进的视角,对牟宗三哲学“两层存有论”的基本架构和“无限心”的核心概念略事考察,不单是以求开启新的视域,更重要的是,依本人之见,一些在“挑战——回应”思考模式下不易说明的问题和无法觉察的层面,可以由此顺理成章并得以揭示。从中,我们亦可把握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连续性。一牟宗三哲学,以其自己的用语,可称为道德形上学或实践形上学。其内容的系统表述,则是《现象与物自身》一书。(4)正是在这部被视为自己所学之综消化的著作中,牟先生建构了其道德形上学的“两层存有论”。这一哲学系统的基本架构,就是摄于一心的“无执的存有层”和“执的存有层”。在《现象与物自身》中,牟先生可以说

4、基本上以康德为对话方。不仅书名直接取自康德的两个基本概念。并且,牟先生“执的存有层”和“无执的存有层”,也基本上对应于康德的“现象界”和“智思界”(“本体界”)。但是,牟先生的架构其实和康德有着根本的不同。依康德之见,现象和物自身只是对人(康德称之为“有限的理性存有”)和上帝分别各具意义。同一对象对感性直觉而言为现象,对智的直觉而言为物自身。人只有感性直觉,智的直觉只为上帝所有(上帝亦无感性直觉)。于是,无限的上帝眼中无现象,只有物自身。作为有限存有的人则只知现象,并不知物自身。人尽管可以通过想像推知现象与物自身的超越区分,但对物自身却不能有任何内容的了解

5、,物自身对人来说只是个消极的限制性概念。因此,整个世界相对于人实则只有一个层面。(5)康德的架构可以图示如下: 上帝(无限)————智的直觉————物自身(智思界)人(有限)————感性直觉————现象(现象界)中间的实线表示超绝相隔。由于上帝和人的异在性,虽然康德有现象与物自身之分不过是同一对象其表象之两面的说法。但同一对象的物自身和现象却均无法知晓自己另一面相的存在。较之康德这种“天人相分”的架构,牟先生“两层存有论”的基本架构,则可谓是“天人合一”的。牟宗三哲学和康德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人有智的直觉(这和是否承认人的无限性是彼此蕴涵的一而二,二而一

6、的问题)。依牟先生之见,中国传统哲学儒释道三家其实均肯定人有这种直觉。上帝的本质不过是“无限心”,而儒家的良知明觉、佛家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以及道家的道心皆是无限心。无限心的发用便是智的直觉。如此,人便不再只是单纯的有限存在,而获得了无限性的意义。上帝也被消解而归诸人之本心。在牟先生看来,人的本体实是一“自由无限心”。人既有智的直觉,又有感性直觉,即有“无执”和“执”之两面。当其无执时,自由无限心呈现其本身,此时心之所发之智的直觉所在者,即是物自身意义上的存在;(6)当其执时,作为本体的自由无限心坎陷停住转为认知心(识心),此时心之所发为感性直觉,感性直觉所

7、对者在先验范畴(佛家所谓“不相应行法”)的决定下即成现象。如此,人心提上去为自由无限心,处于无执的存有层,以“智”知者为物自身,落下来则为认知心,处于执的存有层,以“识”知者为现象。所谓“无而能有,有而能无”,(7)即是此意。牟先生的架构可以图示如下: 自由无限心————智的直觉————物自身(无执的存有层)坎陷————感性直觉————现象(执的存有层)必须说明的是,上图所示牟先生的架构虽是现象与物自身皆摄于一心,但自由无限心并不直接生起现象,开启执的存有层,而是当其由与物无对、不预认主客之别的无执状态转化为能所格局下的认知心时,才“挑起”或“绉起”现象。

8、(8)因此,如果说无执的存有层由自由无限心直接开启的话,执的存有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