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316308
大小:13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6
《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2: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申请人:苏秉华申请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盖章)通讯地址:珠海市唐家湾金凤路6号邮政编码:519085联系电话:0756-3832770传真:0756-3832766电子邮箱:bhsu@263.net广东省教育厅制二○○七年五月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D、自选项目申报项目类别A、一般项目B、资助项目√起止年月2007年9月至2008
2、年9月项目申请人姓名苏秉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年11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院长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博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邮政编码519085电话0756-3832770通讯地址珠海市唐家湾金凤路6号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1988.4-1999.1精密仪器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光电技术本科生1600西安工业大学2002.8-至今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机器视觉本科及研究生600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1
3、997-1998精密仪器教学实践研究西安工业大学二等奖2003-2006超分辨率图像复原技术研究已通过国防科工委鉴定2003-2005刑侦现场痕迹获取技术研究已通过北京市科委鉴定项目组总人数职称学位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10424321主要成员(不含申请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名李克勤男1963.8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副组长孙鲁男1973.1讲师(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郭江凌男1975.12讲师(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张伯颐男1944.12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4、李明刚男1947.6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喻武龙男1979.5助教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孟颖女1979.6助教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张蓥男1983.1助教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姚远男1984.7助教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一、现状分析:高等本科教育(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不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比较陈旧。结果是,一方面大批毕业生就业有困难,另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想要的人才。追其原因就是
5、,学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出了问题,只追求大而全,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二、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的意义现实告诉我们,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高等本科教育本身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的需要。只有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上创新,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就业压力才能减轻。信息产业是珠三角的支柱产业,信息类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应用型专门人才,而目前高校信息类人才的培养
6、模式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对于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改革内容:1、重视实践教学,建立实践教学教师辅导群,实行“双师”制。2、改革实验课内容:划分验证性、应用型、创新开发型实验。3、改革实验教材,突出应用性和创新。4、建立校内开放实验室: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5、建立研究型实验室:为师生提供公共开发及实验平台。6、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特色人才。7、举办各类动手设计能力大赛
7、、成立各类兴趣小组,重点培养学生兴趣、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8、建立、建设实践、实训基地。改革目标: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2、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突破,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3、学生就业形势形成良性循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2、各类实验仪器、设备、教材和教学计划、大纲的完善及建设。3、实验平台、实践实训基地建设。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第一、建立“双师”型实践辅导教师群。制定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第二、建立一整套基础实验、开
8、发、创新实验、外向型实验平台。加强校内实验环节,和校外相关企业共建实验室。第三、建立实质性的实践基地。走出去,请进来,与企业建立长期互惠互利关系;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宽学生就业面。具体实施计划及可行性分析(1)计划在07-08学年完善和建设电工电子、电力电子、自动控制、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立、完善各类竞赛场地、制度和创新实验室;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正按计划实行)。(2)建立、完善机器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