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228313
大小:19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5
《2015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模块一 考能综合测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一 考能综合测评一、选择题1.[2014·北京东城区期末]《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继承制C.不断强化王权D.王位世袭制[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由“十等”“臣”“社会结构”等可知,材料蕴含了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其基本特点是社会结构等级化、秩序化。故答案为A。[答案] A2.[2014·辽宁五校第一协作体联考]合理的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
2、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11[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涵和外延。A项史料阐述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征,右侧解读错误,排除A项;C项史料与解读不对应,错误,排除;D项的史料反映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解读错误,排除。答案为B。[答案] B3.[2014·温州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汉承秦制,但往往承其职而易其名。如汉代的“执金吾”,其职能是率禁军保卫京城和宫城,这显然沿袭了秦代________一职的职能。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A.中尉B.少府C.御史大夫D.典客[解析] 本题考查秦汉的官职对比。由所
3、学知识可知,秦汉少府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典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由此排除B、C、D三项,答案为A。[答案] A4.[2014·温州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立十三州,其中十一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据此可知( )①汉代中央集权逐渐强化②汉代儒学地位上升③汉代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④秦代以来的监察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以及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由东汉时期出现了州、郡、县三级的地方
4、行政区划,可排除含有③的A、D两项,由“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强化,可知①正确,故答案为C。11[答案] C5.[2014·辽宁五校第一协作体联考]下面为西汉至唐前朝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分析表中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前期东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由材料可知,A、B、C三项都从某一方面体现了这一时间
5、内的变化,而D项则与史实相违背,唐代时期比汉代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答案为D。[答案] D6.[2014·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列古代出现的商业现象,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②流通领域出现纸币③实行“工商食官”政策④大量商业市镇兴起11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②④[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私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商人的主体;流通领域出现纸币是在宋朝;“工商食官”出现于西周;大量市镇出现是在明清时期,由此可知D项排序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 D7.[2014·济南模拟
6、]《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图所示)这一体制(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朝的郡县制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解析] 本题考查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了郡国并行制,这一制度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分封刘氏宗亲,但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正确。[答案] C8.[2014·深圳高三一调](清)赵翼说:“11(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
7、。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由题干中的“诸王皆居京师”“支庶得自奋于功名”“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等关键信息,推理出当时中央通过约束宗室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答案] D9.[2014·辽宁五校第一协作体联考]《儒林外史》
8、中有一故事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意在( )A.表现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