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9730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3
《关于声乐三种唱法的技巧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声乐三种唱法的技巧文献综述200804012孙伟在我国,目前声乐被划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演唱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形成到今天,这种划分方法已逐步得到音乐界人士及整个社会的承认。每种唱法都以其独有的风格和魅力深入人心。许多声乐界的世界级前辈名家都对歌唱方法做过总结。在我国,美声唱法已有90余年的历史。杰出的代表有老一辈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应尚能、周淑安、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等。多年来,我国自己培养了以张权、郭淑珍、温可铮、施鸿鄂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歌唱家,他们的演唱成就卓著,为美声唱法的民族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年轻一代的歌唱家胡晓平、张建一、詹曼华、傅海静、
2、梁宁、迪里拜尔、刘跃、范竞马、曹群、顾欣以及更年轻一代的廖昌永、吴碧霞、邓晓俊等歌唱家在世界各种声乐比赛中频频获奖,引起了世界对我国声乐力量的瞩目。国外评论界声称“中国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声乐教师,所以,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歌唱家”。中国声乐正走向世界。参考文献: [1]黄友葵.声乐教学艺术.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5.“文中讲述声音柔和中兼具刚毅、富有穿透力,同时音色要上下统一,气息流畅,声音连贯富于共鸣,有着坚实的稳定性,有整体感。”我同意上述观点,中低声区音色明亮、柔和、饱满,高声区音色高亢嘹亮,与中低声区音色统一,能发出金属球般极富穿透力的漂亮的声音。[2]黎信昌、景尉岗
3、主编,《美声唱法》,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正确的整体歌唱声音概念,应该是腔体保持打开,声音、气息、共鸣、咬字、吐字都要通畅、流畅、松弛、饱满、圆润、坚实有力度;柔亮、响亮,如金属球般;干净、平衡、平稳、适度用声带;轻巧、清脆、富有弹性。”[3]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8. “现代民族唱法所相对的歌曲已经不是传统的宫商角徵羽的五声调式的歌曲了,而是西洋化的七声调式,并且频繁地运用升降号。这样所演唱的歌曲的西洋化味道就很浓,失去了传统意义的民歌风味。”确实,现在的民族唱法包含了很多西洋文化,里面的变音记号频繁出现,李老师的分析很透彻。
4、[4]郭祥义主编,《民族唱法》,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6。“演唱技巧方面,吸收欧洲美声发声法后的现代民族唱法在气息的运用上借鉴了以腹式呼吸为主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声带使用张力较强,共鸣比较集中。在放松下腭,打开颌骨,提笑肌,舌头平放,脖子、肩部放松,强调腰腹肌的力量等方面的要求与美声唱法一致。”[5]胡钟刚、张友刚编著,《声乐实用基础教程》,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有配套的教学、实训大纲、教学指导书、习题集和试题库,我建议初学者先看下这本书,里面的建议很适合初学者的学习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6]郭建民.声乐文化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
5、“《声乐文化学》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本声乐文化理论研究的专著。它以宽泛的研究视野,按照声乐文化学概论、声乐文化审美论、声乐文化创作论、声乐文化传播论、声乐文化教育论、声乐文化产业论、声乐文化社会功能论、声乐文化比较论、声乐文化风格论等14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刻意强调或把主要的研究内容着眼于声乐艺术本体以外,而文化的视角则是贯穿《声乐文化学》研究的第一要素。”[7]沈湘著,李晋玮、李晋瑗整理,《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脑心身的运用 这是沈湘先生在声乐艺术一书中谈到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歌唱者应该非常注意的几点: 1.头脑——思想、智力善于用脑,对自己的歌唱内容及唱技做到
6、心中有数,有“自知之明”,有独到见解和创造性,这是发展歌唱能力的主导力量。因为歌唱乐器的使用、歌唱运动所发出的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歌唱者细心地去琢磨、感觉、体会、尝试。2.心——感情 音乐是表演艺术,一个歌唱家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这是歌唱者应当具备的表现能力。因此,歌唱者要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用心领悟其内涵,用歌唱技能、技巧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使歌唱者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非常重要的方面。3.身——乐器歌唱的乐器是自己的嗓子,因此,要拥有良好的歌唱乐器,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还要学习正确的歌唱方
7、法,掌握适合自己嗓音条件的歌唱技术和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歌唱训练过程,这样的歌唱训练过程,是对歌唱乐器的制作、调理和再整顿的过程。只有经过正确和良好的歌唱训练,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歌唱乐器,使之更适合歌唱艺术表现的需要,发挥歌唱的艺术表现力。一个好的歌唱者必须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三者要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缺一不可。”[8]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的民族唱法是中国人的骄傲,如同国画艺术那样,甚至值得外国人来个“中为洋用”。民族唱法的“洋为中用”本身就是值得反思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