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53777
大小:4.59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9-07
《寄生虫检验鞭虫钩虫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赣南医学院1 二、钩虫(Hookworms)寄生人体肠道的中小型线虫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重感染致贫血—懒黄病我国有两种人体钩虫2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duodenale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americanus3 1、成虫(图1)体长约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口囊。虫体前端有三种单细胞腺体:①头腺1对,分泌抗凝素及乙酰胆碱酯酶②咽腺3个,位于咽管壁内,其主要分泌物为乙酰胆碱酯酶、蛋白酶及胶原酶;③排泄腺1对,腺体与排泄横管相连,分泌物主要为蛋白酶。一、形态4 钩虫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雄虫末端膨大,为膜质交合伞,有交合刺一对。雌虫末端呈圆锥型,阴门位于虫体腹面中部或其前、后。背辐肋的分支特点是鉴定虫种的重要依据之一。5 两种钩虫成虫的鉴别要点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7-11mm8-13mmCS腹侧两对钩齿腹侧一对板齿大小体形口囊交合伞展开为圆形展开为扁圆形背腹肋远端分支,2×3基部分支,2×2交合刺两端末端分开一刺末端形成倒钩,与另一次末端合并区别点6 2、虫卵(图2)两种卵无法区别:椭圆形、中等大小,无色透明、卵壳薄,排出时含2-4个卵细胞7 二、生活史成虫(小肠上段)粪虫卵24h土壤一期杆状蚴二期杆状蚴2-3d2-5d丝状蚴经皮肤,5-7周的游移皮下血管肺小肠成虫咽(图3)(图4)8 产卵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1-3万个/天0.5-1万个/天寿命3年15年生活史小结1、丝状蚴(钩蚴)是感染期2、主要经皮肤(口、胎盘)感染3、寄生部位:十二指肠、空肠4、钩蚴有迁延移行现象5、某些动物可作为转续宿主9 幼虫1、钩蚴性皮炎(粪毒、着土痒)(图5)烧灼、针刺感、瘙痒、丘疹、水泡、脓疱等2、钩蚴性肺炎(出血性)咳嗽、咯血、发热、哮喘三、致病10 成虫1、贫血:主要是慢性失血所致吸血---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图6)2、消化道病变及症状:损伤---肠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图7、8)腹泻、异嗜症、消化道出血3、婴儿钩虫病4、妇女钩虫病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1 病例XXX打石工惠安人反复黑便入院,拟诊:十二指肠溃疡进行性贫血剖腹:检出钩虫2千余条驱虫:11257条12 患者,女,37岁,山东农民。主诉头晕、心慌、腹痛、黑便半年,加重3月。自1998年7月中旬脚痒,脚上出现许多小丘疹。曾在棉田赤脚干活。9月中旬开始腹痛,胃烧灼感,12月开始发现黑便逐渐加重成柏油状,伴头晕、眼花。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后未见好转。1999年3月开始心慌,喜食花椒、干茶叶,生米、生豆等。查体:中年女性,发育良,面黄,微浮肿,口唇黏膜苍白,头、颈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化验血象:WBC为11.7×109/L,RBC为2.68×1012/L,Hb68g/L。肝功能正常。大便黑色,软,潜血(+++)。经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有弥散性出血点,并见一对钩虫在吸血。给予左旋咪唑125mg顿服,连服2天。患者症状逐渐消失,痊愈出院。13 四、实验诊断1、直接涂片法2、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3、钩蚴培养法:检出率与盐水浮聚法相似,此法可鉴定虫种,但需培养5~6天才能出结果。4、在流行区出现咳嗽、哮喘等,宜作痰及血液检查。14 五、流行与分布1、世界性,热带亚热带为多,WHO1984年报道全球感染人数为9亿,我国1992年报道感染率为17.17%,感染人数为19450万,海南省的平均感染率为33.17%,为全国最高,188.13万人受困扰。2、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彼得·霍特兹说:“中国人被钩虫吸的血是惊人的,一年的吸血量相当于8000万人的捐血量。3、流行于旱地作物区、矿井。四川52%。4、虫种分布:我国多为两种同时存在,十二指肠钩虫偏北,美洲钩虫偏南。15 钩虫感染率地区分布16 流行因素粪便污染土壤:人粪施肥适宜气候、季节染土与人接触耕作方式,生活习惯(图9)社会因素、环境卫生、经济17 六、防治原则1、控制传染源:驱虫治疗,纠正贫血局部治疗:15%噻苯咪唑软膏阿苯达唑、甲苯达唑2、切断传播途径:粪便无害化3、保护易感者:改进耕作、个人防护18 三、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iura俗称“鞭虫”,成虫常寄生于盲肠,生活史与蛔虫相似但幼虫无游移。流行与防治基本同蛔虫。19 鞭虫成虫20 鞭虫卵21 鞭虫生活史示意图22 患者男,28岁,农民。下腹痛2小时便血1次,于1999年1月22日入院。2小时前无明显原因下腹剧烈阵发性绞痛,每次持续2~3分钟,可自行缓解,伴便意。1小时前排鲜血便1次,量约500ml,糊状,并出现头昏、心悸、乏力、口干。曾于3月前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诊留观,治愈出院,无急慢性腹泻及其它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6°C,呼吸20次,脉搏90次,血压17/10kPa。发育营养正常,肝肋下1cm,质软无压痛,脾未触及,无其它阳性体征。肛门指检:指套染有暗红色血迹。23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4g/L,RBC3.69×1012/L、WBC8.8×109/L、NC78%、LP22%、血小板114×109/L、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华枝睾吸虫卵(+),鞭虫卵(+),潜血试验(++++)。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正常,HBsAg(+)。心电图和胸片无异常。电子结肠镜检查:见盲肠有1条乳白色虫体蠕动,宽约0.2cm,长约3~4cm,并见一粘膜出血斑、少量渗血,未见其它异常。入院后予解痉止痛、止血、制酸、补液、对症治疗,腹痛减轻、便血减少。于26日予肠虫清(阿苯达唑)400mg顿服治疗后,腹痛消失,便血停止。于1999年2月3日治愈出院,随访1月无异常。24 Cecil等在129例患儿切除的阑尾标本中查见17例(13%)有鞭虫寄生。Echcvcrri报告在20名阑尾炎患者中有16人伴有鞭虫感染,25 吸附在肠壁上的鞭虫(头端深埋于肠粘膜)26 吸附在肠壁上的鞭虫27 吸附在肠壁上的鞭虫28 29 (1)丙硫咪唑(2)甲苯咪唑(3)氟苯咪唑(4)左旋咪唑(5)丙氧咪唑(6)噻嘧啶:(7)噻乙吡啶:(8)甲胺苯脒:(9)联合用药:单独使用上述药物均不能使所有病例虫卵阴转,特别是对美洲钩虫的疗效均不理想。在混合感染地区,常需多次反复治疗,并联合用药。①复方甲苯咪唑(速效肠虫净):每片含C型甲苯咪唑100mg,盐酸左旋咪唑25mg。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每次1片,2/d,连服3d。②甲苯咪唑300mg和左旋咪唑250mg,一次顿服,连服3d。③噻嘧啶250mg和左旋咪唑45mg,半空腹一次顿服。④噻嘧啶250mg和噻乙吡啶100mg,日服一次,连服3d。⑤复方噻嘧啶:每次150mg,2/d,连服2d。30 钩虫病的贫血机理:1、虫体本身吸入的血液;2、钩虫吸血时,咬附部位粘膜伤口渗出的血液;3、虫体更换咬附部位后,原伤口在凝血前仍可继续渗出少量血液;4、虫体活动造成组织、血管的损伤,影响铁和蛋白质等造血原料的吸收,使血红蛋白合成发生障碍,出现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31 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32 十二指肠钩虫口囊美洲钩虫口囊钩齿板齿33 交合伞辐肋背辐肋交合刺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34 向温性向触性聚集性活动对温度敏感钩虫丝状蚴沿水膜攀爬35 杆状蚴杆状蚴36 钩虫卵脱蛋白质膜蛔虫卵37 钩蚴性皮炎38 内窥镜下所见钩虫寄生于小肠39 40 贫血面容及面部浮肿勺状趾凹陷性浮肿41 4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