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中的应用 2004

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中的应用 2004

ID:1774073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中的应用 2004_第1页
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中的应用 2004_第2页
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中的应用 2004_第3页
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中的应用 2004_第4页
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中的应用 2004_第5页
资源描述:

《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中的应用 200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中的应用2004-3-18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袁琦  摘要:随着流媒体、视频等业务在Internet上的相继开展,IP组播技术和应用开始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IP组播技术的产生、概念和特点,以及相关技术,最后介绍了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业务中的应用。  关键词:IP组播视频协议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在网络平台上开发了各种业务,如E-mail、TELNET、FTP、WWW等业务,这些都是点到点的数据传输;而人们更希望在Internet上开视频会议、听现场音乐会、看实况转播等,这些是点到多点或多点到多点的数据传输,需要采用IP组

2、播(IPmulticast)通信技术。目前,这种技术已成为国外各种研究团体和科研机构研究的热点,许多网络厂商纷纷提供能支持IP组播技术的产品,一些网络提供服务商(ISP)也逐渐提供这种高级服务,许多提供大规模网络应用和服务的大公司开始使用组播通信。  二、IP组播技术的产生  IP组播的概念最早在1988年出现在Stevedeering的博士论文中,并在1989年Stevedeering对标准IP网络层协议进行了扩展,提出了IP组播规范;1992年3月第一次建立组播主干网MBone,IETF并成功地在组播网上举行了一次会议,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第一个WWW

3、浏览器出现在1990年,到1993年已发展到100个WWW站点,所以组播和WWW虽处于同一时期,但组播的发展远远慢于WWW,主要原因是IP组播通信模式需要状态相当复杂的路由器,要求路由器能提供每个群组和每个源的信息状态,并且随着Internet的越来越复杂给组播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后来,出现的一些设计精巧的组播路由协议(如PIM-DM、PIM-SM等),使组播IP包能正确而又迅速地发送给成千上万的接收者,IP组播的技术和应用开始快速发展。  目前,IP组播可以运行在任意体系结构的网络之上,包括因特网、ATM、帧中继、SMDS和卫星,并许多应用领域,能应用在视

4、频会议、多媒体、新闻发布和来自太空的远程实况广播。  三、IP组播的概念  IP组播是利用一种协议将IP数据包从一个源传送到多个目的地,将信息的拷贝发送到一组地址,到达所有想要接收它的接收者处。IP组播是将IP数据包“尽最大努力”传输到一个构成组播群组的主机集合,群组的各个成员可以分布于各个独立的物理网络上。IP组播群组中成员的关系是动态的,主机可以随时加入和退出群组,群组的成员关系决定了主机是否接收送给该群组的组播数据包,不是某群组的成员主机也能向该群组发送组播数据包。  同单播(unicast)和广播(broadcast)相比,组播效率非常高,因为任何给定的

5、链路至多用一次,可以节省网络带宽和资源。  在一个单播(unicast)环境里,视频服务器依次送出n个信息流,由网络中的用户接收,共需要nx1.5Mbit/s的带宽;如果服务器处于10Mbit/s的以太网内,6~7个信息流就占满了带宽;若在一个高速的以太网里,最多只能容纳250~300个1.5Mbit/s的视频流,所以服务器与主机接口间的容量是一个巨大的瓶颈。  在一个组播(multicast)环境里,不论网络中的用户数目有多少,服务器发出的一个视频流,由网络中的路由器或交换器同时复制出n个视频流,广播到每个用户,仅需1.5Mbit/s的带宽。  可见,IP组播

6、能够有效地节省网络带宽和资源,管理网络的增容和控制开销,大大减轻发送服务器的负荷,从而高性能地发送信息。  另外,组播传送的信息能同时到达用户端,时延小,且网络中的服务器不需要知道每个客户机的地址。所有的接收者使用一个网络组播地址,可实现匿名服务,并且IP组播具有可升级性,与新的IP和业务能相兼容。  四、IP组播技术的特点  IP组播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群地址  在组播网中,每个组播群组拥有惟一的组播地址(D类地址),一部分IP组播地址是由Internet管理机构分配的,其他的组播地址作为暂时地址被用户使用;组播数据包可以送到标识目的组机的组地址,发送者

7、不必知道有哪些组成员,它自己不必是组成员,对组成员中主机的数目和位置也没有限制。主机不需要和组成员以及发送者商量,可以任意加入和离开组播组;使用组地址,不必知道主机指定的位置,可以找到具有此组播地址的任何资源和服务器,在动态变化的信息提供者中搜寻到需要的信息,或者发布信息到任意大小的可选用户群。  2.规模可扩展性  如果网络速率提高,广域组播网络的容量需要扩大,后来产生的组播路由算法和协议如PIM-DM、PIM-SM、CBT等都支持网络规模的扩展,而上述的群地址和动态性也是适应规模可扩展性的另一方面。  3.健壮性  IP组播网络使用的路由协议和算法能适应网络

8、路由动态变化,它采用软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