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623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3
《午、晚餐服务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午、晚餐服务程序(1)餐前准备 开餐前,要了解和熟悉当日菜单。特别要熟悉当天不能供应的饭菜品种,以便在推销时向宾客作解释工作。备好茶叶、开水、调味品、开胃小品等。检查餐厅席位布置是否整洁合理,开餐用具是否齐全。若有不完善处,要尽快调整。 开餐前3~5分种,服务员应站在自己负责服务的餐台旁靠墙位置,做好迎宾客的准备工作。 (2)接待服务 宾客进入餐厅时,领位员应有礼貌地向宾客问好,问清就餐人数后,主动带宾客到合适的座位。 值台服务员应主动为宾客拉椅让座,如座位不够,应视具体情况,为宾客拼台或加座。如有小孩,应主动送上儿童椅。
2、 待宾客坐定后,及时递派香巾,送上菜单并向宾客问茶。开茶到台要为宾客斟倒第一杯礼貌茶。收去香巾后,为宾客脱去筷子套并备好纸笔,接受宾客点菜。 (3)接受点菜 待宾客看过菜单后,即可征询宾客是否可以点菜了。服务员在写菜单时,应主动介绍菜式特点,帮助宾客挑选本餐厅的特色菜,特别是厨师当日推荐的创新菜、时令菜、特价菜。记下菜名后,要向宾客复述一遍所点的菜式,以免听错或写错。菜单定好后,还应主动征询宾客还需要什么酒水饮料。 填写点菜通知单要迅速、准确,注意冷、热分单填写。同时填写台号、日期、用餐人数、开单时间、服务员签名。如是穆斯林宾客或素食宾客,要
3、在点菜单上加以注明。通知单填好后要迅速交收银签收后转传菜部通知厨房,尽量缩短宾客的等候时间。 宾客点的酒水饮料应先记在拍纸薄(pad)上,然后再到酒柜开酒水单。开单时,要记明酒水的种类及数量。根据所点酒水类型,主动为宾客送上相应的酒水杯,并为宾客斟倒酒水。 在接受宾客点菜时,常常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宾客请服务员代为点菜。通常这类宾客对餐厅所经营的菜式品种不熟悉,对点食什么菜式拿不定主意,或是宾客显示富裕的一种表现,或是这位宾客是常客,对服务员表示信任而要服务员代为点菜。遇到这些情况,服务员应慎重考虑,细心观察,运用看、听、问的方法对宾客进行了解
4、,根据宾客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具体人数、消费水平和口味要求,作出合理恰当的安排。“看”就是看年龄、性别、态度、举止情绪。如是老年人以软质精细、容易消化的饭菜为宜;年轻人以焦脆、香酥和糖醋等类菜为主。“听”就是听口音判断其国籍、地区,然后根据其地区及民族的饮食特点推荐相应的菜点。“问”就是询问宾客有什么具体要求。在选配菜式时,有宗教信仰的要尊重其生活禁忌;消费水平高的可安排质高量少的风味菜、高档菜;消费水平较低的可安排经济实惠的浓厚味菜;招待贵宾的可安排丰盛一些的菜;一般聚餐的可安排经济实惠可口的下饭菜。同时还应根据菜式的色、香、味、型等特点,做到所点菜式中既有爆炒菜
5、、又有扒类菜,既有带汁的菜,又有清炒的菜,荤素、干湿、贵廉搭配得当。 品种定下后,应向宾客讲述菜式品种、规格、价目,经宾客同意后才能开点菜通知单人厨。 另一种情况是宾客自己填写点菜单。当接到宾客的点菜单后,服务员要过目检查。如发现某种菜已经售完脱销,应及时告知宾客请其更换。发现有同味或品种相同的菜式时,应有礼貌地向宾客解释,征询宾客是否需要换菜,并推荐其它类似菜式。如宾客人数较多,所点菜肴份量不够食用时,也应给以提醒,使我们的服务做到主动、热情、周到、细心。 此外,服务员还会遇到宾客要求点食菜单上所没有的菜式。在处理这种情况时,首先要向厨师了解
6、该菜能否做,如厨房有原料,厨师又愿意配合做的,应尽量满足宾客的要求。如厨房暂时没有原料,不能马上做的,要向宾客说明烹制时间,或请宾客预订。 (4)上菜服务 所有热菜需加上盖后,由传菜员送至餐厅,再由值台服务员把菜送上台。在为宾客上菜时,要向宾客介绍菜名,如有配佐料的要同时跟上。上汤时,应为宾客分汤,其意义与斟茶一样。上带壳的食品如虾蟹菜等,应跟上毛巾和洗手盅,洗手盅内盛半盅温热的红茶水,上台时要向宾客说明用途。中盘以上的菜式或豆腐之类多汁的菜式要加公用匙。 服务员上菜时要轻放。放置前应先向宾客打招呼后再从宾客右侧的空隙送上,严禁将菜盘从宾客头上
7、越过。摆放菜盘时切忌重叠。如台面没有空位时,应拿走剩菜最少的菜盘,但一定要先征求宾客意见,并把剩下的菜分给宾客后才能拿走,分剩菜绝不能勉强宾客以免引起误会。菜上齐后,要告诉宾客菜已上齐,并询问宾客还需要什么食品或帮助。 (5)席间服务 值台服务员必须经常在宾客餐台旁巡视,经常为宾客撤换烟灰缸,收去餐台上的空瓶空罐等。如宾客的餐碟中盛满了骨头或其它脏物,应及时更换干净餐碟。 点菜后30分钟,应检查宾各的菜是否上齐。若未上齐,应及时查询。如发现有错漏现象。应马上向生产部门反映,请厨房为宾客补烹或先煮,尽量缩短宾客候餐时间,同时向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