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566009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3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开发区中学张琳【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交流、表演和课后动手制作、实践活动,感知远古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农耕知识
2、,加深对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理解,体验劳动人民勇于创造的精神。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4.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探究导入】教师出示探究问题一: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
3、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探究问题二:推测一下,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大家想不想了解原始农业时代我们的祖先生产、生活状况?(生:想)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的世界。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新过
4、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
5、rvisionregulations师:同学们,课文讲了哪几个原始居民代表?生: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师:课件展示中国氏族主要遗址图,让学生对农耕时代原始居民的遗址形成地理空间的直观印象。师: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同学们看课本7-8页内容,完成导学案的第一标题知识结构空白处的填写。(教师强调注意动手动脑洞口和标志疑难点)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把握时间。生:交换学案互相检查。交流。师:组织学生展示,同时指点,适当评价、播放课件图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和2.分组讨论论形成总结,展示。师:河姆渡原始居民展现了长江流域的农耕生产生活状况,接着我们看一看
6、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师:模仿导学案第一标题的知识结构图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8-9页,“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一目的内容,找出其中包含的内容要点,并列出其知识结构。生:看书、思考、设计。填写。师:巡视、指导、把握时间。生:交换学案,相互检查,交流讨论师: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知识结构。教师评价、补充。学生完善。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3比一比。(见课件)师:我们了解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境,他们的进步再现了我国远古居民战胜自然的毅力,下面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经济又有了哪些更大的进步?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师:同
7、学们看课本9-10页。完成自主探究3.(巡视、指导、把握时间)生:完成展示。听师的评价,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4、5【巩固小结】师:原始农耕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一件时代的大事,我们的祖先从食物的“采集者”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