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50888
大小:98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3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序言扬州生态市建设是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为科学地制定目标,合理地安排各项建设任务,扬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0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在3年多研究编制过程中,市环保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了《规划》的编制工作,期间得到了市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助和中德“扬州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技术合作项目的积极支持。2003年8月26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组织了15位院士、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认真评审,专
2、家组建议《规划》编制组参考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由扬州市人民政府提交市人大审议通过后付诸实施。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的民主性和可行性,市环保局现对《规划》成果摘要公示,欢迎市民、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并在11月15日前将意见通过信函、电话、环保局网站(我局在网站同步进行公示,网址:www.yzepb.gov.cn)反馈我局,以便在市人大审议前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一、总 则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扬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各区、县和部门具体规划和计
3、划的制定和修编提供战略指导和生态整合方法。 规划范围:扬州市行政区域的全部,包括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仪征市、邗江区、维扬区和广陵区,面积6638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启动期:2001-2005年;发展期:2006-2010年;深化期:2011-2020年。二、生态市建设框架 1、生态市建设目标 扬州生态市建设将以优质的产业生态服务、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悠久的人文生态传统为特征,促进传统经济向开放型循环经济、互补型共生经济和规模型网络经济转型,探索苏中经济跨越式腾飞的新模式,建设东线南水北调安全洁净的水源地,再现经
4、济富足、生态健康、社会文明的新扬州。2、生态市建设结构框架3、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 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属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范畴。从扬州实际出发,建立考核指标88项,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的各方面。 生态市建设的基本条件: *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 *全市80%以上的县达到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建设指标要求,城市建成区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并获命名。 *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
5、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或流域)内其它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三、复合生态系统区划(复合生态系统区划图)以本市自然资源特征的生态资产效率类型分区和农业区划为基础,综合江苏省和扬州市城镇体系及“十五”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战
6、略要求,在保育生态资产价值和扩增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协调、整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体现特定行政单元的完善和完整性。将扬州市划分为五个复合生态区,即滨江平原复合生态区、主体城郊复合生态区(一体两翼区)、滨湖复合生态区、西部丘陵复合生态区和里下河平原复合生态区。(一)滨江复合生态区根据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和江苏省加快苏中沿江开发战略的要求,本区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本区的比较生态优势,即水生态资产丰盈和水生态服务功能强、环境容量大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形成产业集聚群、新兴城镇群、港口群,建设现代
7、化的新型滨江复合生态区,推动全市经济从“运河时代”走向“长江时代”。 (1)按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和“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能力集合”的要求,在沿江区域重点形成:纺织板块、化工板块、汽车及船舶制造板块、高科技信息产业板块、生态农业和林业板块、物流旅游服务业板块。 (2)充分发挥沿江81公里岸线优势,加快港口建设。整合沿线内港口资源,合力打造“扬州港”品牌,建设“一港多区”。 (3)呼应以市区为中心,江都、仪征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主城区
8、向沿江地区发展的战略和镇江、扬州两市相应跨江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沿江新兴城镇群。因地制宜,对区域内交通、产业、旅游优势突出的6-8个中心集镇进行城市组团式规划建设和生态城镇示范建设,促使沿江区域内城镇与城市交通便捷、产业融合、互联互动,加强沿江地区与主城区的生态关联性、景观互补性和布局的协调性,提升区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