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卷)历史部分答案解析

2012年(四川卷)历史部分答案解析

ID:16657851

大小:4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3

2012年(四川卷)历史部分答案解析_第1页
2012年(四川卷)历史部分答案解析_第2页
2012年(四川卷)历史部分答案解析_第3页
2012年(四川卷)历史部分答案解析_第4页
2012年(四川卷)历史部分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四川卷)历史部分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详解文综历史解析【总评】本套试题是最后一套旧人教版文综历史题,但也包含了不少新课标概念,试题总体难度偏大,经济史比例最重(两个非选择题全考查经济史)。图文材料及跨越科综合方法运用都较多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AB两项是贵族制,等级制,D项是元代以来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只有C项以考试选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隋唐的制度革新。(新课标)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主专

2、制的强化之选官制度变化。文艺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历史的信息。回答13——14题。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①展现了汉代高潮的雕塑艺术①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④增加了我们的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③D.②④③【答案】B【解析】这只是一中娱乐方式的说唱,排除③;东汉说唱俑是陶塑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当时成都人的直观感受,故选①②④【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文化(新课标)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

3、化•中国古代的雕塑、舞蹈、音乐。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入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含义,“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

4、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是指农民上交赋税给封建国家,北宋朝廷又给辽、夏“岁币”,这是“冗费”的反映,排除①;“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是唐代贞观之治(封建盛世)物资丰富、物价低、和平安宁;相比之下,北宋中期明显“积贫积弱“,故选③④;②从本题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

5、变革。(新课标)选修一•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变革•王安石变法。15.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力量已有警觉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答案】A【解析】注意康熙帝再为时间是1661年—1722年,其晚年影视18世纪,这时荷兰、英国已经在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得到极大发展,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是出于对西方文化力量的警觉,康熙帝才有“中国恐受其累”的担心,B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以来的情况;C项“深

6、入了解”对康熙来说不准确(他只是在所了解和学习);D项“巨大压力”在当时也不存在,当时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占主流。【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文化(西学东渐的开始)(新课标)选修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康熙帝19.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这反映出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析】阅读图6所反映的事件及图文字所包含的精神,即可选出①②,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

7、新国文》的使用只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普及中小学教育的措施,不能算“公民教育成效显著“,排除③;妇女地位的提高是通过废除妇女缠足、三从四德的陈规陋习等社会习俗的变革实现的,也非一片课文能做到,排除④。【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一必修•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新课标)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市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类别成都(%)北京

8、(%)衣食住宿6823fortheq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