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论文: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的防治

中医治未病论文: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的防治

ID:16515344

大小:5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13

上传者:U-3183
中医治未病论文: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的防治_第1页
中医治未病论文: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的防治_第2页
中医治未病论文: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的防治_第3页
中医治未病论文: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的防治_第4页
中医治未病论文: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的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未病论文: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中医治未病论文: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的防治[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医“治未病”、亚健康的概念,明确了两者的关系,提出了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亚健康的防治可以采取的一些方法。中医“治未病”思想内涵丰富,在防治亚健康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关键词]中医治未病;亚健康;防治chinesemedicine“treatingpre-disease”and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sub-healthhuiqiusha(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shandong250355)[abstract]inthispaper,theconceptofchinesemedicine“treatingpre-disease”andsub-healthwasdescribed,so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wasclarified.thepaperalsoexpoundedhowtopreventandtreatsub-healthfollowingthetheoryofchinesemedicine“treatingpre-disease”.chinesemedicine“treatingpre-disease”hasitsuniquefeatureinthefieldofpreventionandtreatmentofsub-health.[keywords]chinesemedicine"treatingpre-disease";sub-health;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及时加以干预治疗,将会发展成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心脑血管、肿瘤等严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性调查结果:目前全世界约有75%的人处于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状态[1],也有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6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亚健康的防治中具有特色与优势。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亚健康的防治,使人们远离亚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中医“治未病”1.1中医“治未病”观点的提出“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中最早提到了“治未病”一词,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意在于健康时要防止患病;又如《灵柩?逆顺篇》中“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表达的“上工治未病”观点强调在疾病未发或病后未恶化时要及时治疗。历代医家对“治未病”也不断完善,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提到“夫治未病者,见肝脏之病……”,而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则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的观点。 1.2中医“治未病”的范畴[2]可将“治未病”范畴概括为:(1)未病先防:当身体健康时采取各种保健或者养生的手段增强体质,防止患病;(2)防微杜渐:当身体出现偏离健康的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3)既病防变:当人体患有疾病后,要及时治疗,并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变途径,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和累及更多的脏腑;(4)防病复发:疾病初愈后,要调养自己的身体,促进机体完全康复及维持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复发。2亚健康2.1亚健康的概念who将健康定义为[3]: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都完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人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非健康者既不属于who定义的健康范围,也不满足健康对立面——疾病的诊断标准,而是处于两者之间,为了描述这样一种状态,产生了诸如“第三状态”、“过渡状态”及“灰色状态”这样的概念,我国学者则将之称为“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4]中给出了亚健康的确切定义: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2.2亚健康的形成原因及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5]:(1)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环境封闭和恶化;(2)人体自然衰老;(3)饮食不规律与作息不规律;(4)内分泌失调;(5)滥用药物。中医理论认为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有[5][6]:(1)七情内伤,指思虑、脑力劳动太过;(2)饮食不节;(3)起居无常;(4)劳逸无度;(5)年老体衰;(6)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的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分为健康体质与病理体质,如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等[7]。具有病理体质的人,其体内阴阳平衡已失调,但尚未发展为疾病,即处于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亚健康产生的认识是相近的。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2][8]:(1)心理症状:精神萎靡,抑郁寡欢,焦躁易怒,易猜忌、失眠,记忆力下降,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存在过分自私的倾向等。(2)生理症状:头昏头痛,四肢乏力,眼干目赤,胸闷气短,心悸心慌,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性欲冷淡,皮肤粗糙,毛枯发落等。(3)社会表现:学习吃力,工作困难,朋友寥寥,不善于人际交往,家庭矛盾繁多,难以适应社会等。(4)理化检查:检查常无阳性结果或检查结果超出限定但达不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如某些免疫指标下降,血压为正常高值等。 3亚健康和中医“治未病”的关系“未病”与“亚健康”是两个跨度相距2000多年的概念。中医的“未病说”不等同于“亚健康”。由中医“未病”理论知“未病”包括无病的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以及已病未传状态三个方面,显然亚健康状态则应属于中医“未病”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亚健康防治是采取措施防止其向疾病发展,让机体恢复健康,而中医的“治未病”不仅要采取措施防止其向疾病发展,还要防止亚健康的产生,而且在已病的情况下,还要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累及未病的脏腑[9]。虽然亚健康是基于西医学而产生的概念,但由于其机理尚不明确,无法用理化方法等确认其病理性质和严重程度,所以对于亚健康西医学的防治措施无法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着重从宏观整体表现来辨识机体状态的理论和注重研究人体功能反应的诊断治疗,为亚健康的防治指明了方向。4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10]-[14]4.1调摄精神调摄精神是“治未病” 思想的基础。机体和精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的精神活动是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直接影响着机体的盛衰。精神不佳将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对应的内脏功能紊乱,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正如《内经》中说到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及“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因此,避免异常的精神刺激,注意精神上的修养,保持精神安定乐观,是防止“亚健康”状态出现的重要前提。  4.2起居有常日常生活中的作息顺应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就会自然而然保持健康,《内经》说:“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可见如果长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人体抗邪能力和免疫力必然降低,容易感患各种疾病。4.3合理饮食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起到防治疾病、保健、延缓衰老的作用,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防病保健的关键。清代刘承干所著《嘉业堂丛书》中说:“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食物中的营养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还可防治疾病。《素问?脏器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的观点,道出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4.4适量运动“动则不衰” 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与保健的观点。运动在生理上可以活动全身肌肉、筋骨与关节,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提高抗病能力,还能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错综变化的判断力,从而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可以调节人体紧张的情绪,消除机体的疲劳,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保持健康的心态。总之,持之以恒的运动能内以养生,外驱邪气,是预防亚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4.5食疗药膳中医服食方药历史悠久,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及:“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视保健与亚健康的防治,而食疗取材自日常生活中食物与中药,具有无毒副作用、经济、制作服用方便及无创伤痛苦等优点,必将受到广泛关注。历代以来中医“治未病”积累了大量的有效食疗方和药膳的方法,如辨体施膳、平衡饮食等等。根据不同亚健康人群,不同体质类型,不同季节,采用中医食疗药膳,将对防治亚健康起到重要作用。4.6针灸与推拿 针灸与推拿无疑是中医治疗方法当中最具特色的疗法。根据中医治未病和辨证的原则开发相应的针灸技术和产品作用于相应的穴位,能达通经脉,调其气血,沟通内外上下,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达到“治未病”与防治亚健康的目的。而应用推拿防病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就受到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5总结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内经》中的重要理论,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同时也符合现代预防医学诊治亚健康的标准。以中医“治未病”理论来指导亚健康的防治,如用“药膳食疗”的方法,其发挥了中医学理念及治疗方法多样、操作方便、效果理想、中药价格低廉的优势,利用非药物保健方式来调治亚健康,弥补了西医的不足。继承并运用中医“治未病”来指导亚健康防治的同时,也完善了中医预防医学,促进了医学发展,为保障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可见,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参考文献[1]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2]王天芳,孙涛.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29(10):929-933.[3]preambletotheconstitution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asadoptedbytheinternationalhealthconference,newyork,19-22june,1946;signedon22july1946bytherepresentativesof61statesandenteredintoforceon7april1948.[4]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5]于春泉,张伯礼,马寰.亚健康状态常见病因及其干预措施[j].天津中医药,2005,22(5):439.[6]刘少举.645例亚健康人群的中医症状与成因分析评述[j].医学信息,2009,1(10):143-144.[7]许红.中医体质“治未病”与亚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2008:109-111.[8]刘豫玥,薛晓琳,王天芳.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评定[j].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2008:309-313.[9]鲁缘青.亚健康与中医未病说[j].光明中医,2010,25(8):1354-1356.[10]思金华,谢慰,李应昆. “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中医防治亚健康的常见措施[j].光明中医,2008,23(7):926-927.[11]谢卫平.浅谈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思想防治亚健康[j].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2008:127-129.[12]崔丽娟,罗仁,赵晓山.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9(7):146.[13]钱占红,郭绍伟.浅谈中医食疗与亚健康[j].内蒙古中医药,2007,1:39-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