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64681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9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摘要基础课程改革推动着新一轮的学校文化建设热潮,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引领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主体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环境文化成为了新的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也就是从以上四个方面阐述怎样通过基础教育改革来建设学校文化。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文化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而学校恰恰又是新课程得以实施的阵地的最前沿,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文化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课程改革的推进势必拉动学校文化的建设,而学校文化的建设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
2、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综合,它的建设涵盖学校主体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三个方面。一、学校主体文化的建设学校文化的建设首先是学校主体文化的建设,包括教师文化的建设和学生文化的建设。1、教师文化的建设。教师文化的建设就是把教师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新型的互相尊重的、平等的、开放式的、合作的、对话式的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这是一场新旧两种学校文化之间的角逐,旧学校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对课程改革形成阻力,课程改革的推行需要并依赖于一种新型的学校文
3、化,而学校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教师文化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与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相比教师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教师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其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续对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讨,探讨那些学生正在体验到的一切。2、学生文化的建设。学生文化的建设是指把“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重建为“大众主义”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因为教育是“成人”的事业。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培育了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精英主义的学
4、生文化表现为以分数论英雄,学习成绩排名在前的学生成为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成为受教师批评的“弱势群体”。这种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不发达孕育的怪物。我国的课程改革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要从精英主义的教育转向大众主义的教育。三、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在学校组织机构中起规范和保证作用的规章或者条例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而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就是指把学校文化建设成为人性化的能使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文化。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作用下建立、完善和改革学校制度的。如果学校
5、的组织机构不与课程改革的目标相适应,课程改革的效果就会衰减。我国学校的制度体系,追求效率,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学校过多地关注制度的建立、强制性的实施,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存在和价值,使个体生命的能动性和丰富性受到压抑。课程改革需要建构与之相匹配的学校制度文化,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家”2。具体而言,首先。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重视学生的各种需要;其次,以校为本,改变学校原来的外控式管理,提倡学校自主管理;再次,学校的制度建设需以学校的发展规划为中心,通过重组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彰显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四、学校环境文化的转型学
6、校环境文化属于表层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建筑、设施、校内各种标识、校园绿化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过去我们所强调的校园环境,更多的是关注其美学价值,而忽视其暗含的教育理念的建设。尽管不少校园环境的现代化气息很浓,但缺乏人文气息,体现不出育人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不出人与人、人与学校环境的对话和交流,其暗含的教育理念比较保守。譬如,许多学校的建筑风格过于严肃、呆板、平面化,教室的布置划一化,学生坐位的安排多为秧田式的布局,所有这些体现不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体现的是一种保守的思想。事实上.学校环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
7、,任何环境的设计,均暗含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因此.学校环境的创设,应该上升到教育思想建设的高度,适应基础课程改革具有想象和开放性的的学校环境文化,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应该具有浓重的育人价值。参考文献1.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李国霖.论优质学校文化的创建(下)[J].导刊,2005;(2)3.邓志伟.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5)4.钟启采.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8)5.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8、996.1086.周志毅.课程变革:从知识形态走向生命形态册.全球教育展望,2002;(3)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