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43878
大小:9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9
《课题:诗歌鉴赏·闺怨爱情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高三语文导学案主备:刘俊林审核:杨宽荣包科人:严强2010-9-6课题:诗歌鉴赏·闺怨爱情诗一、学习目标1、把握闺怨诗、爱情诗的特征。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3、学习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二、真题热身(2010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争:怎。(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答:。(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答:。三、考点解析“爱情诗”就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古代爱情诗中,写闺中怨情的“闺怨诗”占了绝大多数。香闺幽怨谁识得,“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所谓“闺怨诗”主要是指描写古代妇女愁情怨思的诗歌,表现各类女子由于各种因素与丈夫或恋人分离而产生的怨恨之意
3、或相思之苦,剖析她们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或悲悼、或怨愤、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唐代是我国闺怨诗创作的鼎盛时期,众多诗人对闺怨诗作了进一步的拓宽与发展,取得了空前绝后、令人瞩目的成就。如若根据抒情对象的不同,唐代闺怨诗可以细分为:宦妇怨诗、商妇怨诗、征妇怨诗与宫妇怨诗,这四类诗作虽然拥有闺怨诗的诸多共同之处,但在思想内涵与社会价值等方面仍有许多细微的差别,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值得人们重视与深研。闺怨诗的常见主题有:(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如李益的《江南词》:“嫁得瞿塘贾,
4、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歌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丈夫长年在外经商,自己独守空房。想到潮水涨落尚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儿。(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10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高三语文导学案主备:刘俊林审核:杨宽荣包科人:严强2010-9-6丈夫在外出征或在外谋取功名,闺中的妻子自然是日思夜想。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就生动地写出了一位妙龄少妇的思夫心情。(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丈夫在外,在家的妻子又何尝不担忧、牵挂呢?唐代王驾之妻陈玉兰的《寄夫》:“夫戍
5、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写的是一位女子不顾西风吹在自己身上的寒冷,却对丈夫体贴入微,嘘寒问暖,十分生动地写出了少妇的焦虑。(4)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这类诗犹以表现宫女的寂寞之情的最为突出。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和役使的需要,把民间大批的美貌女子掳人宫中。这些宫女在深宫里被高墙深院锁着,一呆就是一辈子;除非特殊的原因可以被放出宫,不然就只能老死于这寂寞冷清的皇宫里。一些宫女进宫后,连皇上的面也没见过。她们的痛苦、怨怼可以想见。四、鉴赏指导1.了解闺怨爱情诗的艺术特征。(1)浓重的感伤色调。这由古代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
6、所决定,也为这类诗的主题(即“怨”)所决定,周汉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歌中的闺怨诗已然构成一种感伤的传统色调;文人所作,则无论是宫怨的悲叹“君恩无常”和“妾身薄命”,还是闺怨的抱憾色衰爱弛或夫妻分离,其感伤色调亦极为明显。(2)细腻的心理描写。闺怨诗多用第一人称(即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方式)叙写女性怨情。一首诗,既是一幕人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它们织就了一部饱含辛酸情、浸满女儿泪的古代妇女苦难心灵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这些诗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形象地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无论民歌还是文人创作,大都以动作或情态细腻地表现心理活动见长。(3)恰切的比兴衬托。用比衬手
7、法赋物写情,原是民歌的特长。“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比喻爱情的兴衰;“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汉乐府《怨歌行》),比喻“君恩无常”;“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复西”(《子夜歌》),比喻女子的坚贞和男子的薄情。文人诗也往往如此,如“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不如潮水信,日日到沙头”(张仲素《春江曲二首》其一),与李益《江南曲》一样以潮水有信反衬人归无期。(4)在上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