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47922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8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的5.3节《平行线的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把我的理解和认识作一个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它们不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的方法,而且也为今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2、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并掌握它们的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与合作能力,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解决使学生感悟到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及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
3、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探究平行线的性质.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且它们互为逆命题,所以学生很容易在记忆和使用时将其混淆.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明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二、学情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了解到研究平行线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角,学生很自然地会想
4、到研究平行线性质也要研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所以本节课定理的学习,学生学起来会比较轻松.但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还有待培养和提高.从认知结构的角度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并且对基本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了平行线的判定,具备了探究平行线性质的基础,但在逻辑思维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的心里特点,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采用引导发
5、现法,教师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测量,猜想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使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2.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测量、猜想、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使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
6、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流程分五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究新知实验猜想;归纳性质说理证明;应用新知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问题:已知公路c分别与两条互相平行的公路a,b相交,两辆汽车在公路a,b上同向行驶拐弯后上公路c又同向行驶。(1) 如果公路c与公路a的交角为700那么公路c与公路b的交角是多少度呢?(2)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导入,引出新问题,为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自
7、己的认知体系做好铺垫,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应用与生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二〉探究新知实验猜想问题1:作出两条平行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标出所得的8个角,你能借助你所画的图想办法解决如果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这个问题吗?如果两直线平行,内错角、同旁内角又各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学生首先独立完成问题1,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按要求正确画图并准确标记直线和角;能否准确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分别进行讨论,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学
8、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具体的帮助、鼓励和指导,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画图,度量角度等简单易行的操作调动所有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再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学爱学。问题2: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样吗?得到的结论相同吗?学生以四人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1)用量角器进行度量;(2)通过剪纸拼图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