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36362
大小:94.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8-08
《四十年代女性形象研究(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十年代女性形象研究——以赵树理《孟祥英翻身》、路翎《饥饿的郭素娥》和于逢的《乡下姑娘》为例摘要关于4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过很多论述,但大多停留在那个时代,着眼于当时特殊的环境下产生的特殊形象,分析得出战争环境的历史局限性。本文以40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当时女性自身的抗争和解放区、国统区文学女性形象对比,剖析4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变异及其局限性。同时结合后现代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既分析了当时时代的特征,又通过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当今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试图找出一种真正的语境分析。关键词:女性形象自我意识人性目录第一章四十年代文学中女性
2、的典型形象11.1解放区文学中的典型女性形象11.2国统区文学中的典型女性形象41.3解放区与国统区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对比6第二章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82.1启蒙与救亡下的女性形象82.2在男权批判下的女性形象102.3男权社会下的伦理道德与社会12第三章四十年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局限性133.1女性形象局限性的两方面表现133.2女性形象局限性的原因14第四章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抗争164.1女性自我意识的自身审视与剖析164.2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下的人性反思18注释:20参考文献:21第一章四十年代文学中女性的典型形象30年代末期和40年代是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战争时期,也是
3、中华民族伟大的转折时期。战争与救亡影响到作家的创作心理、创作方式、题材、风格与审美选择,不同区域的社会状况与政治文化背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决定了文学的潮流与趋向。所以这个阶段的文学区域化特征比较明显,可以分为:国统区文学(重庆、昆明为中心)、解放区文学(延安为中心)、沦陷区文学(北京为中心)以及上海为中心的孤岛文学。在这其中,又以解放区文学和国统区文学最为广泛,最具代表性。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除了最广泛的战争题材,也出现了一大批以女性为主的作品。这些女性作品,虽然继承了五四运动对个体意识的认识,同时也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舞台从单一的“逃出家门”到在“走入社会”并争取
4、家庭地位,在心灵和灵魂上寻找解脱。但更多的是出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战争下民主主义思想。女性解放运动或者也多是从战时社会动员和战后文化重建两个方面为了证明“自然非有民主的内容不可”①而存在着。1.1解放区文学中的典型女性形象与“五四”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相比,解放区政府十分注重女性的解放与发展,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出台了很多政策女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从政治还是21社会的角度看,女性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赵树理《孟祥英翻身》、《小二黑结婚》,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暑假中》,孔厥的《苦人儿》以及孙犁的“荷花淀派”小说等。本文将着重通过赵树理1
5、945年创作的《孟祥英翻身》来分析当时解放区的女性形象。40年代以来,赵树理相继创作了《孟祥英翻身)》、《小二黑结婚》等一系列问题小说,通过“恶婆婆”与“好媳妇”两类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表现农村家庭关系的调整,进而反映社会革命的成果。在当时民族解放、民主斗争作为中心话题的社会环境下,在作家阶级意识和政治色彩充斥的创作环境下,赵树理的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实际上也是反映了解放区对新时代女性的认识和文化界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总的来看,解放区女性形象具有以下特征。一,出身贫苦性,农村女性形象为主。由于当时解放区多出于偏远农村和贫困地区,所以女性的地位和话语权更加的弱小。她们不仅精神
6、生活贫乏,物质生活同样困苦。生活空间相对也更加的狭小,无论是《孟祥英翻身》里的孟祥英还是孔厥《苦人儿》中的贵女儿都生活在“无法反抗的贫苦”之中。二,生活封闭,自我意识淡薄。很多女性都是男性或者家庭的附属品,几乎没有自我意识,反抗意识更为缺乏,除了家庭,社会生活对她们几乎是完全封闭的。三,政治进步性掩盖女性自主意识。作为“被解放”21的女性,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多是同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民族、民主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多是宣扬女性对封建制度残余的斗争和在新政权、新思想领导下女性的进步,走出家庭,参与公共事物。并通过政府有意识的引导和宣传强化这一标准与女性解放的联系。四,女性意识阶级
7、化、强权化。无论是通过专政政权取得与封建家长制斗争的胜利,还是女性走向革命主义道路的“被解放”,都是在政治目标的引导下,是政治强权的结果。尤其是以“婆媳之争”为代表的女性斗争。从某意义上说,或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婆媳冲突中的女性斗争既是女性对封建家长制度的一种控诉,也是对男权主义的一种反思和挑战。但当她们怀着强烈的道德批判和社会批判倾向,纷纷把矛头指向婆婆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注意到作为父权文化代言人的“婆婆”本身也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是被异化了的形象。五,女性形象“典型”却“不代表”。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既是广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