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05058
大小:7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6
《考点42和43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酸碱的化学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昌宁县初中有效课堂教学复习课学案岔河九年制学校黄正松课题(考点42-43):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酸碱的化学性质一、复习目标1、记住常见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的变色规律;2、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3、记住酸碱的化学性质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二、复习过程1、考点知识梳理归纳(1)、常见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的变色规律指示剂、颜色、溶液性质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变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不变色变红色(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将PH试纸放在干燥的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
2、照,读出该溶液的PH。(3)、酸的化学性质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为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②、酸+活泼金属→盐+氢气如:Zn+H2SO4=ZnSO4+H2↑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如:3H2SO4+Fe2O3=Fe2(SO4)3+3H2O④、酸+碱→盐+水如:HCl+NaOH=NaCl+H2O⑤、酸+盐→新盐+新酸如:HCl+AgNO3=AgCl↓+HNO3(4)、碱的化学性质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为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为红色;②、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如:2NaOH+CO2=Na2CO3+H2O③、碱+
3、酸→盐+水如:H2SO4+2NaOH=Na2SO4+2H2O④、碱+盐→新盐+新碱如:2NaOH+CuCl2=Cu(OH)2↓+2NaCl2、实战训练(1)、2011年联考第26题:(5分)小李和小高同学用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为了能够观察到明显现象,他们先向盛装l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硫酸并不断搅拌。(1)滴加稀硫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他们发现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他们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进行探究【猜想】猜想一:全部变质猜想二:部分变质
4、【实验探究】他们按下列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帮他们把下表补充完整:(温馨提示: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①猜想二成立②向所得溶液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②【反思与评价】小李认为在上述实验中可用氢氧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二成立,你认为(填“可行”或“不可行”)。(2)、2012昭通第26题: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用实验方法区别它们:①、取适量的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其中一种溶液中产
5、生白色沉淀,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②、另取适量的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发现无法区别出两种溶液,原因是________。③、下列物质中,也可以区别这两种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氯化钠溶液②二氧化碳③酚酞试液④碳酸钠溶液3、总结归纳答题方法技巧模式提炼:牢记常见离子间的反应及其现象。易错题点醒:注意认真审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三、当堂检测1、检测题(1)、2011德宏:在学习“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课题时,老师带领我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忆当时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
6、程中,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的目的是;②、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农业生产中可用来改变土壤的酸碱性,用(填“酚酞”、“石蕊”、“PH试纸”)可以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如土壤显示酸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③、端午节过后蚊虫肆虐。人被蚊虫叮咬后,能在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可以涂抹下列物质来减轻痛痒(填序号)。A、NaOH溶液B、肥皂水C、食醋D、Na2CO3溶液(2)、2011年北京: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 ①、实验后
7、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③、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④、实验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2、错题补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