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678134
大小:3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4
《论敦煌历文的语料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敦煌历文的语料价值-大学语文论文论敦煌历文的语料价值○于正安摘要:在中国唐宋时期有一类有关财务方面的文书——历,之后逐渐消失在书面记载中。所幸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为数众多的社会经济类文献中保留着近五百件此类文书,主要是寺院、官府和民间有关财务方面的文书,我们称之为“历文”。这类文书主要是吐蕃统治时期以及归义军统治时期的产物,在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语言学方面,敦煌历文口语色彩强烈,其间夹杂方俗语词,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应该引起语言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关键词:敦煌历文语言学敦煌历文是出土于莫高窟藏经洞有关会计的文书,多属吐蕃统治时期以及归义军统治时期,可分为寺院、
2、官衙、社邑三类,其中尤以寺院历书数量最多,包括诸色入破历、常住什物点检历等方面[1]。敦煌历文在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宗教、中外交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特别是经济方面,更是研究唐五代时期我国经济制度以及寺院经济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历来受到中外经济史家的重视,成果也最为丰富。实际上,从语言角度看,敦煌历文口语性强,方俗语词夹杂其中,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在汉语词汇史研究方面价值极高。一“历”是古代的一种主要记录财务方面的文书,传世文献偶有记载,如《宋本大唐六典》卷十二:“内给使掌诸门进物、出物之历。”宋苏轼《东坡志林·修身历》:“予宜置一卷历,昼日之所为,莫夜必记之。”
3、姜伯勤释为“帐目”[2],义近。王永兴认为:“历是一种重要的文书形式,历不仅存在于财物文书之中,如唐代勾官印署、行朱讫,必书于历,这种历与财物无关,但从出土文书看,财物历更为普遍。”[3]关于敦煌历文的特点,明成满概括为两点:“第一,以时日区分;第二,内容有时间、事由、某物若干等事项,有的还有经手人姓名。”[4]如S.6981《辛未——壬申年(971——972?)某寺某某领得历》:(前缺)五月官斋儭粟壹石柒斗。又领得修仓买椓贾及酒本粟壹拾捌石。愿。九月廿九日领得修仓车牛贾粟两石。愿。十一月十七日于厨田司福行领得诸处厨田粟壹拾伍石,豆伍石伍斗。又领得智荣张老宿三周斋儭粟柒斗。愿。(
4、后略)该件历文是按时间顺序记载的,有事由,如“官斋儭”“椓贾及酒本”“修仓车牛贾”等,有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如“粟壹石柒斗”“粟壹拾捌石”等,还有经手人为“愿”的僧人。简单地说,从内容来看,历文就是唐五代敦煌归义军官衙、寺院、民间社团组织财务管理的文书档案,如各种领得历、常住什物入破历、交割点检历、纳赠历等;从形式上看,文书名称常用“历”字收尾,当然,不以“历”字收尾但内容与之相似的文书,我们认为同样也是历文。人们为了研究的需要,从内容出发将敦煌五万多件文书进行了划分,如社邑文书、地理文书、法制文书、契约文书、天文历法文书等,《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将分散的内容
5、相同的资料汇集在一起,大大方便了学人的研究。那么,“历文”属于哪一类呢?让我们先看看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分类:唐耕耦、陆宏基在其《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5]中将社会经济文献分为三十四类,其中敦煌会计历、便物历、什物历、诸色入历、诸色破用历、诸色入破历计会,确定无疑属于“历文”;社邑文书中纳赠历、收支帐、纳物历、便物历、罚物历(郝春文通称为“社历”)也属于“历文”之列。但《释录》收录不全,特别是本书出版在《俄藏》之前,对于俄藏敦煌文献更是没有涉及[6]。季羡林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7]将敦煌文献分为“宗教典籍、官私文书、寺院文书、中国四部书、非汉文文书等类”,历文主要包括在官
6、私文书及寺院文书中,如私文书中的社历、什物抄、私家帐历、寺院文书中的转经历、诸色入破历、器物名簿等。另外还有学者将这类文书称为“会计文书”,比如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8]。其实,不论是“社会经济文献”,还是“会计文献”,都失之于泛,不能准确说明概括此类文献的性质、特点。因此,有必要予以“正名”。笔者认为,从形式上看,这类文书往往以“历”收尾,如各种领得历、入破历、纳赠历等;特别是从历史上看,“历”是古代一种财务方面的文书,只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不再使用这一名称。幸运的是,敦煌遗书中发现的大量此类文书,使人们有机会重新目睹其真面目。因此,以“历文”或“历文书”命名,可谓顺其
7、自然,正如敦煌变文、愿文、社邑文书、书仪文书等命名一样,“历文”或“历文书”也应占有一席之地。可能有人觉得“历文”或“历文书”之“历”会和天文历法之“历”混淆,其实大可不必,关于历法的文书敦煌文书也有专门称呼——具注历日,可以区别开来。二敦煌历文在时间上属于晚唐五代时期,语言上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在词汇构成上既承袭秦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旧词旧义,又产生了大量新词新义,具有极高的语料价值,对促进汉语史、特别是汉语词汇史研究意义重大。正如王云路所说:“近20年来,各类出土典籍接连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