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言虚词复习(3)复习文言虚词,要善用"减法"文言文中的词语大体上与现代汉语相似,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在文句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主要起通语法表语气的作用.汉语本身是一个形态变化不丰富的语言,也就是说,形态变化不是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虚词在汉语语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虚词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关系,表达不同的语气.清代学者刘淇在《助字辨略》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且夫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
2、篇为之梗塞."可见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地位和作用.高考也把文言虚词的考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高三的师生在复习迎考的时候自然也很重视.和实词相比,虚词数量要少的多,但是它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乃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
3、用,或者被另一个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因此,复习的难度很大,学生常常会感到漫无边际,变化莫测,无所适从.现在,离高考不过一百来天了,我认为,在对文言虚词进行复习时要善用"减法".第一步减去深僻的虚词,只讲,只练,只记常用,常考的.那么,何为常用,常考的虚词呢让我们来看看03年以来的历届高考试题中所考的虚词.1"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03年)2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04春季)A.求之树下,不见之(子胥)B.如是至再是(歌而呼之)C.此吾前君之剑此(前君之剑)D.掩子之盎浆,无令
4、其露其(渔父)3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04春季)A.价直百金,以此相答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C.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D.富贵莫相忘也4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04秋季)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5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05年春季)①灵隐寺(为)尤/山树(为)盖②(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A.①相同,②相同B.①相同,②不同C.①不同,②相同D.①②均不同6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05年秋季)A.得以文字相乐之
5、意B.以谢平昔奖进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D.以成其德耳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06年春季)A余疑钓之不善动而掣之则无有B皆毕食以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无何,浮子寂然晴碧泛然D亦知其趣焉且焉置土石.分别为"之,之,是,此,其,相,为,为,而,以,之,以,然,焉".由此可见,"之""为""以""其""而"等为常用,常考的虚词.对这些虚词重点复习总不会错的.第二步减去容易掌握,已经掌握和不需要掌握的义项.从初一接触古文至今已有六年,我们学过数十篇古文了.文言虚词的复现率很高,应该说,我们对大多数虚词和对虚词的大多数
6、用法是熟悉的.中考时又曾经系统复习过,所以认真排下来,我们会发现,真正没有掌握的用法并不多.希望教师们帮助做一做这个梳理工作,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完善知识结构.以"之"为例.其详尽的用法有以下这些.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一般作宾语,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有时也可代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例如: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代人)至则无用,放之山下.(《黔之驴》,代物"驴子")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代事理)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7、,代人"我")(二)可以作兼语.所谓兼语,是指"之"既是它上面动词的宾语,又好象是它下面述说词(动词或形容词,又称谓词)的主语.例如:鞣使之然也.(《劝学》)吏护之还乡.(《童区寄传》)(三)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如: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
8、之西溪,皆产梅.(《病梅馆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