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88205
大小:3.49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8-03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危害及干预措施2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危害及干预马姣姣AS的特点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首因Chronicdiseasesarenotontheagenda.lancet2005;366:1512-14癌症21%心血管疾病50%糖尿病3%疟疾2%慢性呼吸道疾病11%结核病8%中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CVD(占总死亡的45%)缺血性卒中/TIA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外周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全身
2、,危害巨大2006年中国慢性病报告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1,394,971冠状动脉疾病死亡人数:514,749CAPRIESteeringCommittee.Lancet1996;348:1329-1339中国慢性病报告(2006)数据来源: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资料AS的分型:I型:脂质点。动脉内膜出现小黄点,为小范围的巨噬细胞含脂滴形成泡沫细胞积聚。II型:脂质条纹。动脉内膜见黄色条纹,为巨噬细胞成层并含脂滴,内膜有平滑肌细胞也含脂滴,有T淋巴细胞浸润。III型:斑块前期。细胞外出现较多脂滴,在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之间形成脂核,但尚未形成脂质池。IV型:粥样斑块。脂质积聚多
3、,形成脂质池,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变形。V型:纤维粥样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呈白色斑块突入动脉腔内引起管腔狭窄。斑块表面内膜被破坏而由增生的纤维膜(纤维帽)覆盖于脂质池之上。病变并可向中膜扩展,破坏管壁,并同时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变形坏死等继发病变。VI型:复合病变。为严重病变。由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粥样斑块可因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所谓粥样溃疡。破溃后粥样物质进入血流成为栓子。动脉粥样硬化:伴随一生的风险PepineCJ.AmJCardiol.1998;82(suppl10A):23S-27S.10岁开始30岁开始40岁开始脂质沉积为主平滑肌
4、细胞和胶原血栓出血50岁开始LDL-C斑块CV事件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发事件从易损斑块到稳定斑块Libby,P.NatureMedicine1:17-18,1995正常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斑块内膜中膜外膜纤维帽脂核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管腔纤维帽薄脂核大炎症细胞多平滑肌细胞少纤维帽厚脂核较小炎症细胞少细胞外机制多血管紧张素II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血压斑块“稳定化”的途径全面深入认识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血管疾病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内皮功能失调心血管疾病MasonRPandJacobRFRoss.NEnglJMed.1999;340:115-126.氧化应激&炎症内皮功能失调Ross.
5、NEnglJMed.1999;340:115-126内皮通透性白细胞进入内皮粘附功能白细胞粘附巨噬细胞聚集脂核形成纤维帽形成早在19世纪,病理学家尼古拉·安尼茨科夫(NicolaiAnitschkow)就首次通过兔高脂饮食模型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由胆固醇引发。确定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种细胞类型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提出“无胆固醇无动脉粥样硬化”AnitschkowNN,ChatalovS(1913)."ÜberexperimentelleCholesterinsteatoseundihreBedeutungfürdieEntstehungeinigerpathologischerPr
6、ozesse".ZentralblAllgPathol24:1-9.AnitschkowNN(1913)."ÜberdieVeränderungenderKaninchenaortabeiexperimentellerCholesterinsteatose".BeitrPatholAnat56:379-404.NicolaiAnitschkow(1885–1964)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干预胆固醇是抗动脉粥样硬化不可缺少的措施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
7、由以下研究证实动物实验;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研究;临床上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血脂检测;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大规模临床降脂治疗试验的结果。CRP=C反应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ibbyP.Circulation.2001;104:365-372;RossR.NEnglJMed.1999;340:115-126.单核细胞LDL-C黏附分子巨噬细胞泡沫细胞氧化的LD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