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36773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研究实施方案江苏省通州市金沙小学(226300)曹海永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文本:文本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材料的总和。本课题所指的"文本",既包括语言文字构成的教科书、课外读物上的文章,也包括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象等,如课文中的插图,有关的音像资料。 文本解读: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材料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理解、解释、建构,是物我同化、相融互生的,是自我灵魂的写照
2、,是主体生命意义的投射。 文本解读个性化:阅读主体通过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方法等)、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进而从文本材料中获得独特体验、感受、理解和价值取向的一种倾向。主要表现为:引发的个性化生活感应,触动的个性化思维过程,产生的个性化心灵震撼,溅起的个性化联想启迪等。基本特征为:阅读主体的自主性,阅读实践的探究性,阅读方式的多元性,阅读取向的选择性,阅读过程的调控性,阅读结果的差异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研究范围指向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内涵为:师生主体在阅读教学中,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有创意地解读文本,从而产生
3、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进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境界。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已成为语文教学深入人心的重要理念。考察国内外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理论依据研究:伽达默尔阐释学的观点认为:不能只承认作品的历史性,而否认读者的历史性。文本作者的意图当代人不可能完全再现,文本的意义也不可能完全恢复,文本与读者的时间间距无法克服,也是不应
4、当克服的。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理解文本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2)关于"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基本特征研究:福建的特级教师刘仁增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阅读主体的自主性;阅读实践的探究性;阅读过程的调控性;阅读结果的差异性。 (3)关于"文本解读个性化"的教学策略研究:主要有给学生自主选择语言信息的机会,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给学生实现思维互补的平台;(《江苏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引导批注阅读,强化阅读反思,注重延时评价,设计开放问题。(《福建教育》2002年第6期) 上述研究都重视学生作为文本解读活动的主体
5、性,承认阅读的多元性、差异性;都认识到"文本解读"是一种主体的阅读实践过程,承认其探究性、调控性。但是国内目前的研究大都还只是停留在某一个点上,尚未形成研究的序列,构建研究的体系。 2.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1)实践价值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习,形成阅读个性;②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形成教学个性;③有助于促进课堂的个性化阅读生成,形成课堂个性。 (2)理论价值 有助于形成"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系统。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的主要目标 (1)科学厘定"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内涵,从理论
6、与实践的角度探寻"文本解读个性化"价值。 (2)深度调研"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现状,为"文本解读个性化"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3)立体透视"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内外机制,剖析其对"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影响作用。 (4)努力构建"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价的目标体系。 (5)探索提炼"文本解读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有效指导"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实践。 (6)总结筛选"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典型个案,提升和丰富本课题研究的品位与内涵。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内涵与价值研究 A.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内涵;B.文本解读个
7、性化的价值。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现状研究 A.教师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现状;B.学生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现状。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内外机制研究 A.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内部机制;B.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外部机制。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目标体系研究 A.低年级文本解读个性化目标;B.中年级文本解读个性化目标; C.高年级文本解读个性化目标。 (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A.主体融入策略;B.价值引领策略;C.文本拓展策略;D.教材重组策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