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77781
大小:81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1860)复习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导学案(中国近代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复习案编制人:一、【考纲解读】1、政治(1)列强侵略: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主要方式: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逐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2、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变动。3、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4、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通商口岸。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二.阶段特征: 1
2、9世纪40~60年代,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阶段。这一“开始”反映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经济上: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加紧侵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政治外交上:国家主权开始丧失,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开放,中央政府半殖民地化特征体现出来; 阶级关系上:由于长期阶级矛盾的积累和鸦片战争的影响而出现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在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共同利益下,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妥协开始走向联合;
3、意识形态上:虚骄自大的观念受到剧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始。三.学习指导1.从历史结构学习法认识两次鸦片战争10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导学案(中国近代史)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学习要注意从整体上归纳西方列强侵华的手段,军事侵华仅仅是手段,而经济侵略才是根本目的,学习中注意结合以下归纳整合教材知识:(1)军事上,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2)政治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3)经济上,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
4、为主要方式,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成为列强的首要目标。(4)文化上,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宗教特权,加强对中国的宗教侵略。2.从比较学习法入手学习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现象新思潮的萌发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的新现象,影响深远,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学习过程中注意比较洪仁玕与林则徐、魏源思想的异同:(1)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都是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的探索;基本上都未付诸实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2)不同点:阶级立场不同,根本目的不同,学习西方的层次也不同。①洪仁玕是农民阶级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思想并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要求,而他又不是民族资产阶
5、级,所以其思想只能说是先进的中国人的思想。学习西方的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最终推翻清政府。学习的内容涉及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层面。②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仅仅是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3.从原因条件型结构入手学习《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灵魂,是理解、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最主要根据,学习这一考点要注意加深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理解和分析:(1)产生的根源①社会根源:鸦片
6、战争后,人民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广大人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②历史根源:古代“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③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提不出新的思想,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即在小私有的基础上追求绝对平等、平均的思想。(2)评价①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纲常,动摇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秩序。②10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导学案(中国近代史)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无法实现,这只是
7、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逐步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③落后性:它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理想化的目标,实际上并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四.课前探究探究一、19世纪中叶的开放和20世纪晚期的开放在开放的背景,开放的方式内容,开放的影响上有什么不同?【我的疑问】 探究二、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并
8、分析造成其特点的原因。 【我的疑问】五:课中探究(一)课中探究探究一: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