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

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

ID:14912879

大小:83.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7-30

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_第1页
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_第2页
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_第3页
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_第4页
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求进考研学校考研政治创始人,求进考研学校副校长,在求进主讲哲学,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时事政治,占考试内容的82%。历年经徐老师系统辅导过的学生,班级通过率沪上高居榜首,大部分同学最终考试成绩在70分左右,很少有不及格的,有不少同学上了80分,连续多次考研政治高分得主都是徐明德老师的学生1、“水是一切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磁石有灵魂,因为它有灵魂”(古希腊泰勒斯)——“物活论”思想3、“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

2、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此话是对辨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一切都变化,无物常住的朴素辩证法思想5、“道是永恒地存在着,万物都根据这个道而产生”(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飞矢不动”(古希腊芝诺)——否认运动的连续性。7、“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古希腊芝诺)——企图否定运动的可能性8、“所谓学习的人只不过是在回想,而学习不过是回忆罢了”(柏拉图)——否认了知识是客观世

3、界的反映,是从感觉经验抽象概括出来的,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9、“有些人具有统治的能力而适于统治人,而农夫和手艺人是用于被统治的”(柏拉图)——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唯心史观10、“要命令自然都必须服从自然”(英国培根)——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11、“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英国培根)——知识是客观实际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重要原理。12、“运动是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英国霍布斯)——把运动归结为简单的机械运动。13、“在人的本性中,我们发现社会发生争执的三个主要原因。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

4、三是荣誉。竞争使人求利,猜疑使人求安,荣誉使人求名”(英国霍布斯)——把竞争、猜疑、荣誉看做是社会冲突的基础,抹杀了三者后面的社会物质原因和经济原因,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14、“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法国笛卡尔)——物质与精神是并列存在的,属二元论思想。15、“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笛卡尔)——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恩格斯说这是“辩证法的卓越代表”16、“物体不能限制思想,思想也不能限制物体”(荷兰斯宾诺莎)——心物平行论观点,属二元论思想。17、“因为形状不外是规定

5、,规定即是否定,所以形状。。。。。不外是否定”(斯宾诺莎)——对某一事物的规定,即指出此物不是别物,例如确定一个图形是长方形,就等于否定了它是圆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是正确的辨证的否定观思想。18、“炎热国家的人民,就象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象青年人一样勇敢”(法国孟德斯鸠)——地理条件决定论19、“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国家的治乱是由少数人决定的,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2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庄子)——夸大了彼此的相对性,否定彼与此在相对中有绝对,抹杀了事物的差别,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21

6、、“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否定运动的相对静止和间断性。22、“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有时一尺显得短有时一寸显得长,事物总有欠缺不全之处,人的智慧也有不明事理之时。屈原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含有辩证法的思想。23、“白马非马”(战国公孙龙)——白马和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谷白马不是马,此观点看到了个别和一般的差别,但夸大了一般和个别的差别性,否认一般和个别的统一,抹杀了白马和马的共性,容易导致诡辩论。24、“制天命而用之”(战国荀子)——“天命”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人可

7、以通过主观努力去掌握它,利用它为人类服务。25、“形具而神生”(荀子)——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是唯物主义思想。26、“闻之不若见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闻之见之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知之”是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荀子特别强调“行之”认为“行”高于“知”,“知”的目的在于实行它,荀子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27、“循明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韩非子)——要遵循事物的概念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原则来判断是非,用比较和参照的方法来辨别言辞是否正确,是唯物主义认识论。28、

8、“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典型的形而上学言论,目的在于论证封建统治的永恒性和合理性。2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彗能)——彻底否认心外物质世界的存在,无限夸大了心的作用,是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