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34116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利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分析表中木材与粮食的布局范围。木材:0.5-1.5,粮食:>1.5原因:木材的运输成本大于粮食的运输成本,理论上讲运输成本较大的产品应布局在距离城市较近的地区,而运输成本较小的产品布局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当距城市的距离小于等于1.5时,木材的利润大于粮食的利润,人们只会生产木材而不会生产粮食;当距离大于1.5时,粮食的利润才有可能大于木材的利润,因而粮食生产比较有利。2.如图表示的一个企业的原料地A、燃料地B和市场区C的位置及交通线路的分布情况,图中数字为两段路的长度,如
2、果原料、燃料和成品的换算重量比分别为2、3、4,那么,企业应布局在何处?如果原料、燃料和成品的换算重量比分别为3、4、8,那么,企业又应布局在何处?为什么?3.从需求拉动与供给驱动两个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是同质的,所以其增长的机制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大致包括两个方面:需求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供给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
3、系,论证贫困恶性循环。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力,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这是从供给的角度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循环往复,贫困恶性循环。5.主导产业同时具有的两大功能。第一,它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品调出规模也大,在全国或高层次同类产业中是主要的生产供应基地,产品面向全国或高层次区域,能承担起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地域分工的某一重大任务,为全国或高层次区域经济发展作出
4、独特的贡献;第二,它是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不仅产值比重大,而且关联效应强,它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轮,并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向高一层次演进。6.科林·克拉克以劳动力作为指标所总结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纵向(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横断面(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
5、间),在同一时间内,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相对越小,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小。7.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2.9%,a=0.32,b=1.09,解释索洛余值的含义。索洛的总量生产函数:δg=A+aδK+bδL索洛利用美国1909-194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出:a=0.32,即GDP增长率2.9%,其中0.32%是资本贡献b=1.09,1.09%是劳动投入的
6、贡献剩下1.49%则归因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是“索洛余值”。8.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第二,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第三,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9.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第一,调节资源配置;第二,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第三;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第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第五,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10.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第一,产品需求收
7、入弹性的变动;第二,劳动生产率的不均等上升;第三,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11.简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立足于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出通过国际贸易促进产业结构转变的理论。19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日本现代化的棉纺工业尚未发展起来,西方棉纺产品大量涌入日本市场;国内市场、近代技术、低工资成本相组合,促进了日本本国的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低工资,日本棉纺织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价格优势,成了日本的重要出口产品。随着“进口 → 国内生产 → 出
8、口”的更替发展,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据此,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了“雁行形态说”,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 → 国内生产 → 出口”这一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12.捷夫(G.K.Zipf)模式。Zipf(1949)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进行研究,他认为城市的位序和规模之间呈现出理想的直角双曲线关系,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城市Zipf规则。◦Pr=P1/R,PrR=p1Pr是R位城市的人口;P1是最大城市的人口;R是Pr城市的位序。13.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