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逃逸与瑞士思维

韩企逃逸与瑞士思维

ID:14691275

大小:68.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29

韩企逃逸与瑞士思维_第1页
韩企逃逸与瑞士思维_第2页
韩企逃逸与瑞士思维_第3页
韩企逃逸与瑞士思维_第4页
韩企逃逸与瑞士思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韩企逃逸与瑞士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韩企逃逸与瑞士思维当部分韩国企业从青岛极端出逃时,或许它不会想到会触发中国如此强烈的反应与思考。而这一事件也绝非个案,它反映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环境变化的最直接感受。很快,珠三角也曝出台资企业撤离的消息,由此,人们对中国制造企业现状的反思开始步入深水区。外企尚可无奈之际选择一逃了之,中国企业却没有那么“洒脱”,留给他们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绝望地死亡,要么倔强地生存。落后的技术与低效的企业理应为市场所优胜劣汰,但是在产业升级的急剧变革中我们却希望能有更多的理性与轻重缓急。对于要生存的企业来说,转移与升级是企业二选一的选择题。要么下南洋、闯非洲,要么迁往中西部,然而避开了暂时的风暴,

2、五年后或者十年后,这些地方的成本也会如现在一样,到那时再转向何方?除却权宜之计,自我升级方是长远之策。《当代经理人》对六届“成长百强”的五百余家企业进行了随机抽样采访,并采访了瑞士商会、瑞士知名企业、瑞士企业研究专家以及瑞士经济促进署特命中国事务专员,为读者呈现中国成长企业现状及瑞士企业对我们的启示……中国企业的瓶颈突破经过了十余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国曾经所拥有的比较成本优势正在慢慢退去,而当初那些以此优势进入中国的加工型或者贸易型企业开始不能承受如此之重文/于一或许连世刚纤维也没有想到,自己在中国声名远播会是进入山东烟台7年后,更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出名的方式,不是因为作为韩国企业

3、在当地做到了何种高度,而是因其上演了“史上最牛的集体半夜大逃亡”——2008年1月12日,10余名韩国管理人员半夜丢下3000余名员工外逃,由此,轰动中韩两国的韩企逃逸问题开始占据媒体的显要位置。其实,韩国企业从中国“非正常撤离”绝非是今年头一遭。据韩国驻青岛总领馆提供的数字,韩国企业在山东的“擅自撤离”事件是从2003年开始的,之前并没有出现过。当年发生了21起,2004年有25家,2005年有30家,2006年有43家,2007年一下子上升到了87家,同比增长了1倍还多。分析显示,“擅自撤退”的韩国企业中首饰生产厂家最多,为63家,其余依次是服装厂33家、皮革厂28家、箱包

4、厂14家、制鞋厂13家。撤离的不仅仅是韩国企业,在珠三角地区,台资企业、港资企业也出现了“非正常撤离”。不少专家认为,这些撤离的企业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大多都是中小型企业,当中国进入产业换代时期时,优胜劣汰是必然的。“非正常撤离”的背后诚然,不论是韩企还是港资、台资企业撤离内地,也不论是劳动密集型抑或是其它类型的企业,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中国日渐升高的成本的行动反应。经过了十余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国曾拥有的比较成本优势正在慢慢退去,而当初那些以此为优势进入中国的加工型或者贸易型企业开始不能承受如此之重。外资企业的非正常撤离只是对此的非正常反应,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中国经

5、济环境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外资企业尚能“一逃了之”,而本土企业却没有那么“幸运”。从2006年起,中国开始感受到反倾销的密集轰炸,纺织品、鞋类、打火机、蜡烛、玩具、农产品等等,中国制造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遭遇危机。外贸环境的急剧恶化,让国内以此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维艰,甚至出现了企业老板被逼自杀的极端事件。瓶颈人民币在人们的“预期”中完成“破7”,美元依然保持了“顽强”的贬值态势,美国的次贷危机深层影响已经显现(不少中国企业货发美国却发现客户已倒闭即是最好的证明),劳动力成本升高,高企的油价、连创新高的CPI,种种不利的因素好像在一夜之间碰头,让中国这些尚未为此做好心理准备的

6、企业感受到“山雨欲来”的窒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的声音穿过百年的时空响彻在现在中国的天空,或许这也是如今无数中小型企业主痛苦思考的问题,虽然是那么的无奈。据统计,珠三角地区的鞋业企类已经有三分之一倒闭,温州等地的打火机企业也有40余家处于危机边缘。在曾经工厂林立的温州、苏杭等地,许多厂房已经破败,远没有了当初的熙攘与繁荣。商务部公布的2月份外贸额统计,中国进出口额出现了剧降。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3月数据,CPI再创新高,达到了8。3%。急剧的环境变化,让中国企业特别是成长型的中小型企业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存危机,“路在何方?”的焦灼写在苦苦思索的中小企业脸上。

7、向南走?向西走?死亡的路只有一条,生存的方式却可以选择。在这场自救中,有的企业选择了出走转移,有的企业选择了自我升级。转移的路径已经有人在尝试,或下南洋,或转西部。许多下南洋的企业,将越南作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不仅是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在转移中国产能时也往往选择了越南。除了相似的经济体制、运作管理方式、文化习俗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疑是他们考虑的重要选项,同时,经济发展程度差不多落后中国十年的越南,各个地方的招商引资力度也越来越大,优惠政策也成为进入越南的外资企业的考量因素。不久前,《当代经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