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71540
大小:293.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7-29
《在科学启蒙教育中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科学启蒙教育中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王承茜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本质特征(一)科学是什么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包括概念、原则和理论科学作为认识活动,包括探索、解释、检验对于科学即成果、科学即过程两种观点的争论,又有许多学者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科学既是成果也是过程,而且也是一种价值或态度,包括对世界的好奇心、相信世界可以被认知、实事求是、创新性、合作等。科学的内涵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科学态度和价值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二)幼儿的认识特点是什么1、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2、孩子们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3、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孩子们总是用原有经验解释事物主观性和泛灵性4、幼儿
2、的探究方式具有试误性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这些局限性,就决定了他们能理解的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科学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像中小学生那样学习真正的科学概念,而只能获得一些有关周围世界的浅显知识经验(三)幼儿的科学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说儿童有其自己的科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承认儿童有科学;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儿童的科学有其独特的内涵,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决定的。1.儿童只能从主观的立场观察事物,他所知道的仅是自己看到的现象。2.儿童只能获得具体、个别的经验,而很难从中进行抽象与概括。3.儿童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往往从主观的意愿出发4.儿童不能分清主观的(假想的、游戏的)现
3、实和客观的现实。(四)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好奇心,并享受到自己的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幼儿科学教育包括:科学态度科学过程和方法科学知识三个基本要素(五)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利用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也是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六
4、)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1、“九五”时的认识科学教育目标体系的研究认知结构能力结构情感结构2、聚焦科学思维(1)什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维,它是科学方法在个体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把科学本身看成是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探究过程就是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前者更侧重于科学知识获得的过程,而后者则侧重于学习者内在的思维过程。科学思维就是一种实证的思维方式,一种建立在事实和逻辑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具体包括以下内涵:a.相信客观知识的存在,并愿意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去认识客观的世界。b.对于未知的事物会做
5、出猜想,并知道主观的猜想是需要客观事实来证明的。c.相信事实,只有在全面地考察事实之后才会做出结论。教学重心聚焦于科学思维聚焦于科学知识科学观的基础科学是不断探究的过程科学是一个固定和权威的结论教学目标重视过程,即重视幼儿的思维过程重视结果,即重视科学知识教学方法较多采用探究的方法较多采用讲授的方法教师角色是幼儿探究的合作者、指导者,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幼儿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是知识的来源,引导幼儿得到最后的结论,或者直接地把结论告诉幼儿幼儿角色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和思考接受确定的科学知识教学结果幼儿通过探究过程获得对科学的个人的理解幼儿通过记忆获得科学知识
6、,但也许并不理解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长远影响幼儿享受思维的乐趣,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满足难以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2)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幼儿思维的特点和科学思维的要求幼儿思维科学思维相信自己的“信念”,甚至无视、歪曲事实相信事实物我不分,常常混淆主观的想法和客观的事实分清猜想和事实,对主观性的猜想寻求客观性的证明缺乏逻辑规则约束的滥绎式的推理,跳跃性的结论通过对事实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而得出结论幼儿科学思维的培养,有三个关键性的实践要点:第一步是对问题的猜想。第二步是事实的验证。第三步是理性的思考。(七)幼儿科学教育的教育原则1、直接体验性原则2、活动性原则3、
7、探究行原则4、过程性原则5、生活化和生成性原则(八)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手段1、专门性的科学教育活动(1)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2)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3)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2、渗透性的科学教育活动(1)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2)各科教学中的科学教育活动(3)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活动3、家园共育活动二、幼儿园创新教育的特点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注意一定的层次性,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以进行适应性的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