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19576
大小:3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谈谈“文化”的内涵结构和分类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谈“文化”的内涵结构和分类问题什么是文化?如何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呢? 一、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 地球上原本没有文化,只是在出现了人类以后,才出现了文化。例如,发现于坦桑尼亚的“奥杜威文化”、发现于法国的“莫斯特文化”,就是考古学认定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主要文化。文化与人类有着同样古老的历史,这就决定了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近代以来,众多学科探究、阐发对“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的各种见解,至今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1952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合著的《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一书,列举了西方学术
2、界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出现的各种“文化”定义160余种。1965年,在莫尔的著作《文化的社会进程》里出现了关于“文化”的250种说法。之后,俄罗斯学者克尔特曼在从事文化定义的对比研究时,发现文化的定义已逾400种。 1.汉语中的文化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文化”是“文”与“化”两个字组成的复合词组。殷商甲骨文的“文”字,像一个袒胸而立,身有花纹文饰的人,后引申为各色交错的纹理。例如,《易》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许慎《说文解字》认为:“文,错画也,象交叉”。由此进一步引
3、申为文字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等含义。因为与五色成文有关,“文”字又有了与“质”“实”相对的含义。引申为精神修养,德行美善之义。《论语》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质朴超过文采,就有点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有点虚浮。只有文和质比例匀称,才是个君子。汉儒郑玄注《礼记》时说:“文犹美也,善也。” “化”字本义指改易、生成、造化。《庄子》:“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礼记》:“赞天地之化育”,表达的都是这层意思。由自然万物的生成、变易,引申出对伦理道德、社
4、会文明的化成等教育与塑造过程的表达。 “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是春秋战国以后的事情。《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就是从纹理之意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与天,就是“天文”,“天文”指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人文”则与天文相对,指人际之间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情。人类社会中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现象。这段话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和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讲究为政治国,须通过观察天象变化,把握自然规律和时令
5、变化。同时,对于人间生活百态,要因势利导,随宜教化,使天下之人都能遵从文明礼仪,以求理想治局的实现。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相关联,“因文教化”或“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西汉的刘向作《说苑》,开始将“文”“化”二字联为一词。他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后,晋人束皙提出“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意思是“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很明显,在古汉语的表达系统中,“文化”一词的本义是与“武功”“武力”相对的概念,指以文德教化天下,这里面既有政治主张,又
6、有伦理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文化”指一般知识,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如“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中文《辞海》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有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7、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无产阶级文化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而创造发展起来的。” 2.社会学的“文化”定义 理解文化是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因为文化表现了一个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一块石头,自然状态下的石头,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的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了“文化”的范畴。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高,人在这一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以及最后完成这件包含着人的
8、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均属“文化”范畴,也是最广义的文化。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的行为、修养。例如,一个满腹经纶的教授,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太婆、孕妇不让座,而一个小学生却主动让座,人们就有可能说,前者“有知识、没文化”,而后者比前者更有“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专家教授的文化含量不一定就比农夫或小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