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ID:1448541

大小:47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1

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试题历史2015.5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既有灌溉功能,亦有军事需要的是ABCD2.以下属于秦开创的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特点的是①君主大权独揽②由行政区划取代封国③官僚由中央任免④严格实行宗法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冯太后与孝文帝颁行三长制,冯太后认为:“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可见实行三长制的主要作用是①清查户口,增加国家赋税收入②打破豪强地主控制人口的合法性③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④建立基层行

2、政机构加强社会控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有一位历史老师的板书设计了如下内容,据此判断,这位老师授课的主题是A.文字狱B.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D.康熙收复台湾5.读19世纪后期“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统计表”(单位:公担)年代茶叶蚕丝大豆棉花1871-1873年1022159375295750684861891-1893年105506459946760522290417上表信息反映了A.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C.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6.不同时期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右图

3、所反映的时代相符的历史主题是A.百家争鸣,百花齐放B.放卫星,大跃进C.教育为工农兵服务D.科教兴国7.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图一发展到图二的过程中发生的是事件包括A.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B.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加快引进技术步伐C.21世纪初上海浦东开发成为经济发展重大战略步骤D.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外交政策就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走向成熟。与史实对应的阶段外交政策特点不相符是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它国际组织的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4、议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宣言》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B.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新时期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团结是外交政策的立足点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9.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梭伦的诗歌:“我使许多流落外邦的雅典人返回他们为神所保佑的祖国……对那些留在家乡遭受奴役之耻,在主人面前总是因害怕而发抖的人,我也使他们获得了自由。”取得以上效果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是A.推行财产等级制度B.颁布“解负令”C.建立

5、四百人议事会D.实行陶片放逐法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美国宪法规定,各州不得制定关税。由此①保证国家共同市场建立②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③是政府三权分立的表现④中央和地方分权的表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重要事件及其推论最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19世纪中后期电讯事业迅猛发展世界各地联系更为紧密B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署美国的工业、金融实力居世界首位C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亚非国家开始形成联合反帝反殖斗争的格局D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经济区域化阻碍经济全球

6、化12.右面一幅漫画旨在表现A.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B.欧盟与美国金融领域的竞争C.美国控制西欧共同对抗苏联D.欧共体经济上与美国平分秋色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柏拉图认为各个阶层对待财富的态度应该不同。在理想国中,统治阶级即国王和护卫者“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得有任何财产,而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却并不要求其放弃私人财产。他的理由是“统治阶级如果嗜好金钱与财产,他们必将腐败。而生产阶级成员就其本性而言必然有此嗜好,将不会急于篡夺统治者的位置,因为这会妨碍他们积累财富”。被统治阶级的责任和价值就在于供应统治阶级以生活资料,使这

7、些人专心治国,这样才能达致城邦的最大善。与柏拉图类似,孔子对各个阶层财富观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就国君而言,孔子认为应该只“言义而不言利,为人君,止于仁。”国君乃天下财富的最高所有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国君的利就是义。就各级官吏而言,孔子主张不仅言义,而且言利。因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官吏需要依靠俸禄来养家糊口。然而,官吏求“利”必须合乎道义,即君子“仕则不稼”、“不尽利以遗民。”就一般的平民而言,孔子主张求利、致富,但同时又要为他人着想,“富而好礼,富而好仁。”依据材料概括柏拉图和孔

8、子的财富分配观异同。依据所学说明其成因。相同点:不同阶层对待财富态度不同。统治者应以维护国家秩序而不是积累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