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心理学考试重点

2011 心理学考试重点

ID:14445851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8

2011 心理学考试重点_第1页
2011 心理学考试重点_第2页
2011 心理学考试重点_第3页
2011 心理学考试重点_第4页
2011 心理学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 心理学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学第一章一、名词解释: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的反映。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二、简答(一)、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总体上来说有哪些基本特点?1、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2、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意、个性因素协同发展(二)、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1、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并向理论型思维发展2、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3、思维的完整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三)、人格健全者有哪些特征?如何培养高中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特

2、点:1、正确的自我认识2、和谐的人际关系3、宁静的心境4、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培养高中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的途径:1、正确调控情绪2、勇于面对挫折3、克服自卑,接纳自我4、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及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三、论述(一)、如何训练和培养高中生的记忆力?1、增强有目的识记,提高记忆自觉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记忆任务,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相应的记忆要求,为学生的记忆作心理上的准备。2、在理解基础上识记,提高记忆效果在教学讲解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以提高记忆效果3、重视及时复习,

3、提高记忆效率教师在教授新内容后应及时组织复习,复习必须在遗忘尚未大量开始前进行,这样可以使复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4、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活动教学中教师尽量要求学生做到:手到、眼到、耳到,并以多种形式理解教学内容,以增强记忆效果(二)、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良好情绪?1、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遇到困境和挫折事件的时候,能勇敢地面对现实,辩证地看待客观事件,避免产生不良情绪体验。2、正确评价自我保持心理平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以取得的进步作为衡

4、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努力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3、培养挫折耐受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在面对挫折的过程中学习战胜挫折的技巧,形成勇敢面对挫折、正视挫折的积极态度,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增强毅力,提高挫折耐受力,使之在战胜挫折中获得积极情绪模式。5心理学考试重点4、掌握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1)合理疏泄、消除压抑(2)自我暗示、增强信心(3)放松调节、有益身心(4)积极交往、寻求支持第二章一、名词解释: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二、简答(一)、

5、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人格差异进行因材施教?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人格类型2、对不同价格特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3、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人格。(二)、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因材施教?1、有针对性的实施强化2、采用匹配性的教学策略3、采用失匹性的教学策略4、采用不同的策略训练第三章一、名词解释:心理年龄特征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特征,这些特征被称为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特征是教育者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业方法,设计各种方案来实施,以促使学生良好的

6、心理素质的形成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二、简答(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生活平衡积极8、社会适应良好9、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3、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渗透4、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教育活动渗透5、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渗透(三)、试分析考试焦虑症的症状以及对其进行调适的策略和方法?1、考试焦虑症的症状可表现为:第一,由于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增强

7、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剧、恶心、呕吐、腹泻、多汗、尿意频繁、头痛、失眠等等。第二,行为表现出烦恼、焦躁、心神不定、好发脾气、多余动作增加,或发呆愣神、思维停滞、晕眩等等。第三,临场情绪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心神不定、紧锁眉头。第四,出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和回忆障碍。2、调适的策略和方法:第二,正确看待三个问题。首先要客观地看待考试,其次正确看待紧张,再次要解决心理动机过强的问题。第二,掌握三种方法。首先心理暗示法,其次教会学生正确地做比较,再次掌握应试技巧。5心理学考试重点(四)

8、、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1、生物因素遗传2、社会因素家庭、学校、文化与传播媒介、生活事件3、心理因素心理冲突、挫折、人格特征、认知因素第四章一、名词解释学习有机体经由练习或经验,在知识、态度(含情绪)、行为(含品行)或行为潜能上发生相持久的变化。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意义学习实质是指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