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33654
大小: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7
《酿酒酵母不对称遗传分析(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酿酒酵母不对称遗传分析生物科学10300700042周博言周五下午108注:这个实验设计我上传了百度文库,老师如果在百度发现和我这个一模一样的设计不要误会,那个就是我设计的,不是我抄袭。原理在酵母细胞出芽过程中,细胞衰老造成的损伤在母细胞和子细胞之间的分配是不对称的,绝大部分损伤被母细胞所保留。然而,这种不对称遗传也不总是这样,在母细胞衰老到达一定程度时,它所产生的子细胞将不可避免地带有母细胞的部分衰老物质。酿酒酵母很早就被当做研究衰老的模式生物,早在1989年,Egilmez和Jazwinski就提出了“细胞质衰老
2、因子”假说。1997年,Sinclair等人提出了酵母复制衰老的ERC积累学说,认为染色体外rDNA环——ERC可能就是“细胞质衰老因子”。酿酒酵母rDNA座占整个基因组的10%,由编码rRNA的9.1kb重复单元串联重复100~200个拷贝组成,定位于染色体ⅩⅡ。ERC可以通过胞内DNA加工系统的作用,由串联重复的rDNA经同源重组从基因组中切出。而ERC具有自身ARS(autonomouslyreplicatingsequence),能在每一次S期复制1次,而在母细胞内呈指数型增长。同时由于酵母细胞出芽分裂的不对
3、称遗传,ERC在分裂时保留在母细胞中而不进入子细胞,从而使母细胞中大量积累ERCs。但随着母细胞持续地衰老,这种不对称遗传将无法维持下去,最终极度衰老的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也将不可避免地带有ERCs。本实验将通过培养酿酒酵母,分离检测ERCs,对比不同代数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及衰老母细胞中ERCs的含量,验证酿酒酵母的不对称遗传。注:关于ERCs的不对称遗传的机制,Shcheprova等人提出了一种氯苄乙胺依赖的细胞核扩散屏障,它阻碍了母细胞核孔通向子细胞的通道。而环形DNA分子,比如ERCs,缺乏一种着丝粒序列而无法
4、通过该屏障,最终被留在了母细胞中。尽管ERCs如何造成酵母细胞衰老的机制尚未明确,但很多假说已被提出。一种猜测是,ERCs会与那些在复制、转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子发生物理上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它们无法行使正常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性是,过多的ERCs导致了rRNA和核糖体蛋白之间数量的不平衡,进一步削弱了核糖体其本身的功能。而Ganley等人的研究则认为,ERCs通过诱导rDNA使其不稳定性限制了酵母细胞的RLS(复制型寿命),并且,他们认为这正是衰老的最根本的原因。材料酿酒酵母细胞培养基1(单位均为g):葡萄糖25、酵
5、母浸粉2、(NH4)2SO42、KH2PO45、MgSO4•7H2O0.4、CaCl20.2、1000ml蒸馏水培养基2(单位均为g):葡萄糖10、酵母浸粉2、(NH4)2SO42、KH2PO45、MgSO4•7H2O0.4、CaCl20.2、1000ml蒸馏水仪器与试剂1.仪器恒温摇床,高速离心机,振荡器,电泳仪,电泳槽,透视式紫外分析仪(或凝胶成像仪),离心管,摇瓶1.试剂蔗糖、酵母质粒小提试剂盒中相关试剂(北京庄盟国际生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也可采用其他公司试剂盒,那样步骤中数值可能要作改变)、琼脂糖、溴化乙锭等
6、操作程序1.酵母细胞的培养与分离(1)活化:取适量酵母菌体,接入培养基1的摇瓶中,于30℃在150r/min摇床中培养24h,菌体密度约为4×107个/ml。(2)蔗糖梯度制备:于15ml(内径1.4cm,长11cm)离心管中自上而下铺加40%蔗糖溶液1.5ml,再加20%、10%及2%的蔗糖溶液各3ml制成不连续梯度。(3)离心筛选:收集菌液,在800g离心力下离心5min,收集菌体重悬于1.5ml无菌水中。将菌体铺在蔗糖梯度溶液顶层,60g离心5min,收集最上层清液(约占总体积5%~10%),得到的为刚脱离母体
7、的芽殖细胞。(4)同步培养:将得到的菌液转入50ml培养基2摇瓶,30℃下150r/min摇床中培养。2.ERCs的提取(参照部分质粒提取操作,部分地方改动以适应ERCs的提取)(1)取1-5ml酵母培养物(不超过5×107酵母细胞),12,000rpm(~13,400×g)离心1分钟,尽量吸除上清(菌液较多时可以通过几次离心将菌体沉淀收集到一个离心管中)。(2)酵母细胞壁的破除:酶法:向菌体中加入300μlLyticasebuffer,充分混匀,并在摇床上220rpm/min,30℃处理1小时。4000rpm(~1
8、500×g)离心10钟,弃上清,收集沉淀。加入250μl溶液1(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RNaseA)重悬沉淀。注意:根据酵母菌株和酵母细胞数量的不同,所用Lyticasebuffer的浓度和孵育时间应该进行适当调整。(3)向管中加入250μl溶液2,上下翻转6–8次使菌体充分混匀,室温放置5-10分钟。注意:混匀,略微用力。此时菌液应变得清亮粘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