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索“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有感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索“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有感

ID:14201194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索“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有感_第1页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索“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有感_第2页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索“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有感_第3页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索“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有感_第4页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索“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索“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索“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有感  摘要:前概念是科学教师进行设计的始发点,在教学中,教师如能以学生前概念为背景,调整策略,为他们提供丰富、真实的学习情境,将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新经验,从而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实现高效的科学概念教学。  关键词:前概念;科学概念;矛盾事件;探究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假如我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重要经验原理的话,影响学生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

2、应将关注学生科学前概念作为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石,努力促进各种科学前概念的成长与发展。下面结合本人教学“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谈一谈基于前概念进行科学概念教学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充分暴露前概念,呈现“此岸”风景  有学者形象地将科学教学喻为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教师要协助学生顺利“摆渡”。必须先熟知“此岸”情况。“此岸”即学生的前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前概念,有些是科学的,但有些可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但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有其内隐的特性,甚至有些只是深层次中的意识状态,为此,教师必须善于创

3、造一种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暴露思想,并用语言加以描述,使前概念得以明确、清晰地展示。在“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课始我设置如下环节,引导学生展示其前概念。  师:桌上是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研究材料,你认为这些固体放到水里后会有怎样的表现?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番茄放到水里会沉,因为我掂了一下,觉得它有点重。  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以前我洗番茄时,发现它会浮的。  师:有不同的意见出现了,非常好!一会我们用实验来说明问题。还有同学来说你们的猜测吗?  生:方糖放到水里会化掉,因为糖水就是这么

4、来的。  师:在科学上,我们把固体在水里向四面八方分散开来的现象叫溶解。请继续!  生:我认为蜡烛在水里会沉,因为我觉得它挺长,也有点重。  ……  师:如果取这些固体的一部分,同样放在水里,表现又会如  何呢?  生:大土豆因为比较重,所以在水里是沉,但如果切成土豆片的话,我觉得可能会浮,因为土豆片比较轻了。  生:长蜡烛重,我觉得会沉,短蜡烛轻,可能会浮。  生:小块的方糖可能溶解的会更快些,因为它颗粒少。  ……  师:通过以上讨论,大家认为固体在水里有下沉,上浮和溶解这些不同的表现。而且认为重的,大的

5、固体会沉,轻的,小的固体会浮。事实果然如此吗?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吧!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中不难看出,学生的前概念中认为固体的沉浮是与轻重、大小呈正相关的。这明显是不科学的概念。通过这样的预测环节,学生将他们关于固体在水里表现的认知真实地加以表述,学生的前概念在课堂上得以生动展示。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产生前概念间的碰撞,另一方面,也为教师组织后续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展示“矛盾事件”,引发认知冲突  欲修正学生前概念中不科学的部分,最有效的动力来自于与前概念不相符的“矛盾事件”。要使学生主动将不科学

6、的前概念上升至科学概念,要设置问题情境,呈现给学生一些他们用当前概念无法解释的“事实”。通过这样的矛盾事件,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对前概念进行反思。如:在“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学生对材料在水里的表现作出一一的预测后,便开始了验证性实验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所预测的现象并未如期而至,反而发现长短蜡烛都浮,大小土豆都沉等一系列“矛盾事件”。这样的矛盾事件,动摇了学生的前概念,进而引起学生析疑和释疑的更深层次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就是要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缺陷的基础上,善于利用现有结构或材料,

7、制造出一系列类似的“矛盾事件”,从而引发学生自觉而主动地学习。  三、亲历体验探究,化解“矛盾事件”  概念的形成不应仅仅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更是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学生前概念的形成是他们长时间生活经验的产物,在头脑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事实性的“矛盾事件”对前概念只起到动摇的作用,而科学概念的形成,必须通过一系列有思维参与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积累充分的感性认识,他们才能把握自然事物的本质,真正理解矛盾的来源,实现认知的同化与顺应。如:本课在学生意识到物体的沉浮不是简单地与大小或轻重有关后,我们就将问题聚集于大

8、小或轻重是否与沉浮有关的问题研究上。  师:从事实来看,固体的沉浮并不如我们先前预测的那样大的、重的沉,小的、轻的浮。但固体的大小,轻重对固体的沉浮是否有关,我们有办法研究吗?  生:要研究大小是不是对固体沉浮有影响的话,要找两个大小不同的固体放到水里。  生:这两个固体还得是一样重。  师: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要放到同样的水里。  师:同学们考虑得真细致。那要研究固体的轻重对沉浮是否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