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39453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财会专业有效教学方法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财会专业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我国各大院校的财会教学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财会专业的教学有效性低,培养出来的财会人才竞争力不足。财会专业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探寻有效教学的方法,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财务会计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财会教学会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43-01 财会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财会信息的生成过程,懂得会计的技术和方法是如何与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相结合的,又是如何为投资
2、、筹资决策服务的,培养学生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成为主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充分体会会计的“商业语言”或“财务决策语言”功能。而会计信息的生成与使用能力是从事服务外包和经济管理的必备能力,也是很多学生喜欢的实用技能。纵观我国各大院校,其财会专业的教学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落后,学生成绩考评死板单一,师资水平不高,跟不上社会发展与需求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财会专业的教学有效性低,培养出来的财会人才竞争力不足。财会专业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探寻有效教学的方法,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
3、对财务会计教学的要求。 1、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目,财会专业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要教给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还需关注学生对会计基本操作程序的训练及其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与工作过程有关的经验和技能。这就要求课程和教学要以职业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已吸纳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在这一内化过程中最终实现自身能力的拓展与提升。教师可在在设计、组织课程内容时,以会计信息的生成(会计核算过程)与分析使用的工作流程
4、为任务载体,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能力为焦点、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的课程内容结构,突出对学生会计信息生成和使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可设置公司制制造企业为学习情境,根据其资金运动过程分析经济业务内容,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该情境中的问题,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实、印证和巩固、深化,既体会到学习书本知识的必要性,又提高解决实际财会问题的能力。将财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举措。教师无论是在课程开发还是实施课程,都要落实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
5、生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培养,坚持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构建。 2、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教学法 财会专业的内容既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也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事实与概念”解答“是什么”的问题,“理解与原理”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对于这类“陈述性知识”,教师应通过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学习任务引导思维,带动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例如,通过对会计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介绍,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会计”的概念;在讲解账户的基本结构时,利用前已得出的会计学的有关结
6、论,通过实例说明记录数据的变化必须取决于数据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自然得出“数据变化存在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记录数据变化的账户也必会分成两方”的基本结论,通过进一步说明这两方的符号名称是“借”和“贷”,为引出“借贷记账法”打下了基础。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逻辑推理形成结论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更易干接受会计学的一系列概念、理论和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经验”指的是“怎么做”的问题,“策略”强调的则“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对于这类“过程性知识”,则以工作任务驱动统
7、领整个教学过程,重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关注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因此,针对该课程任务4~任务9,我们采用实账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报告法等,提高可操作性,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诱发其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关键技能环节,有针对地设置实际操作练习,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从而方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专业性的技能,提高其解决和处理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 3、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决定了共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一些高
8、校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建立了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评价主体既有学校和教师,也有学生、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评价过程不仅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还要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