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ID:14075804

大小:15.43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8-07-25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_第1页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_第2页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_第3页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_第4页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震勘探原理第七章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11、地震记录形成的物理过程2、地震记录形成的褶积模型3、识别各种波的标志4、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主要特点5、特殊波的存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6、绕射波7、断棱绕射波时距曲线、特点、叠加效果地震勘探原理第七章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2水平叠加剖面上的绕射波3物理地震学:地震勘探的基本理论包括几何地震学和波动地震学。介于两者之间的即为物理地震学。它是波动地震学中波动方程Kirchhoff积分解的一个特殊形式——衍射积分公式的应用。1、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一个波动,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沿射线传播。四、物理地震学的基本概念和

2、广义绕射震源发出的波传到界面之后,界面上各点以新的二次震源向各个方向发出球面波42、物理地震学对反射波的形成的解释:地震波从震源出发,以球面波的方式向下传播,到达反射界面S,S可视为由许多小面积元ΔS组成,当ΔS的大小线度接近地震波波长时,每个这样的小面积元都可视为一个绕射体。根据惠更斯原理,把每个小面积元看作一个新的点震源,从新震源发出的一系列球面子波向四面八方传播。对地面上某个接收点P来说,它所接收到的“反射波”就是来自S面上的每个小面积元产生的绕射波在P点叠加的结果。5反射波可以看作绕射波的集合63、绕射波是最基本的,反射波只是反射界面上所有小面

3、元产生绕射波的集合,这种绕射称为广义绕射。地面接收到的波动的能量并不只来自反射界面的某一点,而是来自界面上的所有点。4、几何地震学和物理地震学并不矛盾,应用范围取决于勘探目标的大小与地震波波长间的关系。75、几何地震学和物理地震学主要差别:几何地震学只研究运动学问题,它不能保留波的动力学特点,对复杂地质构造产生的复杂的波场就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物理地震学处理地震波波场时,同时研究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既考虑了波的传播时间,又考虑了波的强度,因此有可能对复杂的地质体产生的波场作出正确的解释。8①几何的点和线是不能产生绕射波的。一个绕射单元必须与地震波长相当

4、或更大一些才能产生可观测的具有一定能量的绕射波。②短反射段(反射段长度2a,地震波波长λ,反射界面埋深H三者之间满足的反射段称为短反射段)的反射波相当于点绕射。绕射波的强度与反射段的长度a成正比。短反射段反射波在中央有一个能量相对集中段,因此根据振幅特征不易确定断点。6、物理地震学,绕射波与反射波的关系:9短反射段的广义绕射叠加结果10③满足关系的反射段称为长反射段。长反射段的终断点产生左右两支相位相差180°的绕射波,断点的振幅为正常反射振幅的一半。11多次叠加剖面上,反射波与绕射波的切点就是断点的位置,形成“层断波不断,绕射连反射”的现象。多次叠加

5、剖面上,多出现绕射的正半支,负半支被干涉而几乎抵消掉了。长反射段为“一个主体,两个尾巴”,主体为反射波,尾巴为绕射波正半支。12长反射段的广义绕射叠加结果13④除去无限延伸、反射系数不变的平面,任何地下反射体都能够产生绕射波。只要反射界面发生突变,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产生绕射。构造越复杂,埋藏越深,绕射现象越严重。14151、绕射波的识别主要利用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来进行识别。2、绕射波的利用利用绕射波识别断层,为确定断点提供有利条件。古潜山顶面绕射波发育在侵入体边沿或礁体边沿,绕射波大量出现。五、地震绕射波的识别和利用16叠加剖面偏移剖面17叠加剖面偏移

6、剖面18第1节地震剖面的特点第2节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第3节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第4节反射界面真正空间位置的确定第5节地震剖面的偏移第6节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第七章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191、分辨力的定义分辨能力(resolvingpower)是指区分两个靠近物体的能力。度量分辨能力强弱的两种表示:一是距离表示,分辨的垂向距离或横向范围越小,则分辨能力越强;二是时间表示,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相邻地层时间间隔dt越小,则分辨能力越强。分辨力(resolution):物探中定义时间间隔dt的倒数为分辨力,或称分辨率。第三节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一、分辨能力20

7、2、垂向分辨能力是指地震记录沿地层垂直方向所能分辨的最薄地层厚度。3、横向分辨能力是指地震记录横向上所能分辨的最小地质体的大小。4、为何存在分辨能力问题地震子波存在一定的延续时间,地震记录是子波的复合体。21在地震记录上,每个波峰或波谷必定是多本界面的反射子波联合作用的结果,决不代表某一个界面。22分辨率问题是地震勘探最为核心的问题解释人员应该对所使用地震资料能分辨多大的地质体,多厚的地层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解释精度,避免解释假象。23假设地震波长为,地震子波的延续时间长度上是n个视周期。子波延续时间:Δt=nT=n/V反射波垂直旅行时差:Δ=2Δ

8、h/V二、垂向分辨能力△hV24激发接收反射传播1、垂向分辨能力能分辨不能分辨25可分辨地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