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18020
大小:1.32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5
《学习重心改革与革命的历程与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必修部分乙部: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改革與革命(4)11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必修部分乙部: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學習重心:改革與革命的歷程與特色建議分析內容:·清中葉和晚清知識分子和士人對西方的看法。·西方思想如何影響知識分子和士人。探討問題建議:·晚清中國社會思潮有何變化?西方思想如何影響晚清局勢的發展?改革與革命(4)11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必修部分乙部: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探討問題建議:晚清中國社會思潮有何變化?西方思想如何影響晚清局勢的發展?下圖中的人物是魏源。鴉片戰爭時,魏源(1794-1857年)在林則徐幕府中編成《海國圖志》50卷,後
2、來增至100卷,介紹西方各國歷史地理狀況,明確地指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他是最早開始著手了解西方的的士人之一。圖片來源:湖南圖書館編:湖湘人物–清代人物,「魏源」,【在線】,http://www.library.hn.cn/difangwx/renwu/jingdairw/jingdairw1.htm[下載日期:2004年4月13日];參考王爾敏著:〈中國人對西方關係看法的變化,1840-1895年〉,見(美)費正清、劉廣京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編:《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下卷,頁178-17
3、9。改革與革命(4)11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必修部分乙部: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下面所引是清中葉知識分子徐繼畬註一對西方思想的看法。「兀興騰註二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于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爲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爲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嘗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米利堅合衆國之爲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襲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兀興騰爲稱首哉!」註一:徐繼畬(1795-1873年),山西五台人,1826年中進士,18
4、42年任福建布政使,後來負責辦理廈門、福州兩口的通商事宜。因此,他有較多機會接觸歐美人士,了解近代世界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等知識。從1844年到1848年,他用五年之功完成了《瀛寰志略》。在《瀛寰志略》一書中,徐繼畬清晰而準確地告訴國人,在大清帝國之外,另有一個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嶄新世界,一個富強民主的近代世界。徐繼畬論華盛頓的這段文字是中國人首次評價美國總統和美國政治。同時,它也反映了中國人對民主政治的嚮往之情。《瀛寰志略》對中國的戊戌變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日本從1859年開始接連翻刻此書,並加注英日文字,以為認識世界之指南。此書早於福澤諭吉《西洋
5、事情》,對明治維新有啟導之功。註二:「兀興騰」即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GeorgeWashington,1732-1799年)。「勝、廣」指陳勝、吳廣。「曹、劉」指曹操、劉備。「三代」指夏商周,是中國傳統士人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引自(清)徐繼畬著:《瀛寰志略》(1848年)(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頁78。改革與革命(4)11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必修部分乙部: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建議討論問題:魏源和徐繼畬分別觀察了西方什麼特出的地方?他們有什麼異同?改革與革命(4)11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必修部分乙部: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下表所列為晚清要求變革的士大夫例子。人物
6、主張鄭觀應(1841-1924年)早年經商,中年退出商界,定居澳門,從事著書立說。1862年始著《盛世危言》,倡言教育、政治、經濟、法制等方面的改變,鼓吹立憲政體,力主發展民間的工商業。他認為,要完成這一系列的變革,關鍵在於培養出一大批與改革事業相適應的各種專業的新式人才。「國之盛衰系乎人」,「有治法必須有治人」。黃遵憲(1848-1905年)歷任清廷駐日本、英國參贊,駐美國、新加坡總領事。1887年著《日本國志》,書中主張學習日本君主立憲政體,採用西方科學技術生產,發展商業,廢除科舉制度,開辦新式學校。王韜(1828-1897年)18歲便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後應鄉試不第
7、,從此絕意仕途。1849年,王韜到上海墨海書館,從事編譯西學書籍工作達13年。後涉入太平天國事件,被清政府通緝。王韜於1862年10月4日乘船逃離上海,開始了長達23年的流亡生活。王韜所有著述均收入《弢園文錄外編》。他在卷一〈變法〉中指出,客觀環境變了,人便應按形勢而改變。他鼓吹學習西方、改革舊例,除弊興利,變法自強。圖片來源:木瀆古鎮網頁–人文薈萃–歷史名人,【在線】,http://www.chinamudu.com/assemble.htm[下載日期:2004年3月10日];王韜紀念館,【在線】,http://www.luzhi.c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