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探讨及思考.doc

试析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探讨及思考.doc

ID:13726271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试析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探讨及思考.doc_第1页
试析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探讨及思考.doc_第2页
试析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探讨及思考.doc_第3页
试析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探讨及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析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探讨及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探讨及思考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 规范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分析了道德失范的原因,并从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社会效应入手,对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提出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和对策。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应用几乎覆盖整个社会体系。信息网络技术在加速信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更新社会观念、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各种负面效应也频频暴露。由于目前网络立法还不健全,相应的法制体系规范尚不能发挥作用,网

2、络道德对于网络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形成之初,它不过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因此,适应物理空间的既有道德规范基本上就可以满足网络应用的需要。然而,随着互联网超乎想象的扩张和许多有悖网络技术的问题和矛盾出现,如黄色、暴力信息、恶意政治信息、文化霸权主义、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侵犯他人财产等,道德对网络的关注也经过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网络使用者和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实现信息共享,唤起主体的道德感,树立合理的网络价值观,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形成网络新秩序,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责任。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

3、表现1.大学生对网络中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的认识,网络价值观念模糊。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络作为一种无国界、开放性的媒体工具,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还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受到网上相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2.大学生利用网络的隐蔽性进行网上不文明行为,网络言行随意放纵。在“网络社会”中,由于每个人均以电子化的高速运动的“符号”存在,主体行为往往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因此,一个人在网上往往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调查显示,

4、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帐号上网。3.大学生利用网络弄虚作假,人格道德双重性突出。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大学生可以不必以真实的身份来进行网络交流和信息传递,而是戴上“假面具”篡改或者隐匿身份、性别、年龄和相貌。调查显示,大约有4成左右的学生在网上有过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有6成以上的学生曾经以不真实的身份跟网上人接触过。不少大学

5、生在现实生活中性格内向,木呐寡言,而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则花言巧语,游刃有余;现实生活中诚实正直,是人们心目中的高尚的正人君子,在网上则可能会暴露出低级趣味、自私、贪婪甚至是无耻,释放出长期被禁锢压抑的人性中的“劣根性”,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人格道德双重性突出。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41.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大学生

6、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2.网络文化的自主性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网络相对现实生活是一片没有区域限制、没有传统道德约束、没有他人管制、祟尚自我、个人至上的“绝对自由”和“无政府”地带,大学生完全可以隐去真实社会身份,扮演各种角色,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负责任地在网上发表言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进人了一个“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甚至可以为所欲为。网络的高度自由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淡薄甚至消解

7、道德和社会责任感。3.道德文化植人者的“不在场”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大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大学生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网络是新生代,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大学生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大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

8、学校,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与网络道德相比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等等,这些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守范很难。二、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理性思考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及隐蔽性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引发大学生的人格分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劳凯声教授曾经说过:“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大学生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