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高考数学题库精选核心考点大冲关专题演练21 数列的综合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21数列的综合应用【考点分类】热点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试题大纲全国理科】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且成等比数列,求的通项公式.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江苏卷】设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是前项和.记,,其中为实数.(1)若,且,,成等比数列,证明:;(2)若是等差数列,证明.3.【2013年全国高考统一考试天津数学(文)卷】已知首项为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证明.4.【2013年普通高等
2、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文科】设Sn表示数列的前n项和.(Ⅰ)若为等差数列,推导Sn的计算公式;(Ⅱ)若,且对所有正整数n,有.判断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所以,是首项,公比的等比数列.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文科】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成等差数列,且.(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的集合;若不存在,说明理由.6.(2012年高考(陕西理))设的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1)求数
3、列的公比;(2)证明:对任意,成等差数列.解:(1)设数列的公比为()7.(2012年高考(天津文))(本题满分13分)已知是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是等比数列,且.(I)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II)记()证明:.8.(2012年高考(湖北文))已知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前三项的积为.(1)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方法总结】对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的分析,应重点分析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前n项和;分析等差、等比数列项之间的关系.往往用到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要解决
4、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必须对两种数列的各知识点、方法熟练掌握;对非等差等比数列,可设法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问题.常用的等差、等比对应重要性质对比如下:1.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数列(总有意义)是等比数列;如果数列是等比数列,则数列是等差数列;2.在等差数列中,若.特别地,当时,有;在等比数列中,若.特别地,当时,有;3.若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是非零常数数列;4.等差数列的“间隔相等的连续等长片断和序列”即仍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中仍是等比数列;热点二数列与函数相结合9.(2012年高考(四川
5、文))设函数,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则( )A.0B.7C.14D.21.10.(2012年高考(上海文))若,则在中,正数的个数是( )A.16.B.72.C.86.D.100.11.(2012年高考(湖北文))定义在上的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等比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则称为“保等比数列函数”.现有定义在上的如下函数:①;②;③;④.则其中是“保等比数列函数”的的序号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设数列满足,,且对任
6、意,函数,满足(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若,求数列的前项和.(2)13.(2012年高考(四川文))已知为正实数,为自然数,抛物线与轴正半轴相交于点,设为该抛物线在点处的切线在轴上的截距.(Ⅰ)用和表示;(Ⅱ)求对所有都有成立的的最小值;(Ⅲ)当时,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4.(2012年高考(湖南文))某公司一下属企业从事某种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该企业第一年年初有资金2000万元,将其投入生产,到当年年底资金增长了50%.预计以后每年资金年增长率与第一年的相同.公司要求企业从第一年开始,每年
7、年底上缴资金d万元,并将剩余资金全部投入下一年生产.设第n年年底企业上缴资金后的剩余资金为an万元.(Ⅰ)用d表示a1,a2,并写出与an的关系式;(Ⅱ)若公司希望经过m(m≥3)年使企业的剩余资金为4000万元,试确定企业每年上缴资金d的值(用m表示).[来源:学科网ZXXK]15.(2012年高考(大纲理))函数.定义数列如下:是过两点的直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1)证明:;(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①②【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要抓住一个中心——函数,两个密切联系:一是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密切联系,数列
8、的通项公式是数列问题的核心,函数的解析式是研究函数问题的基础;二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的联系,利用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灵活的处理.数列与函数的迭代问题:由函数迭代的数列问题是进几年高考综合解答题的热点题目,此类问题将函数与数列知识综合起来,考察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问题的研究方法在数列中的应用,涉及的知识点由函数性质、不等式、数列、导数、解析几何的曲线等,另外函数迭代又有极为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实际背景,它与当前国际数学主流之一的动力系统(拓扑动力系统、微分动力系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