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開挖工法施工技術探討

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開挖工法施工技術探討

ID:13294302

大小:2.15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1

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開挖工法施工技術探討_第1页
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開挖工法施工技術探討_第2页
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開挖工法施工技術探討_第3页
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開挖工法施工技術探討_第4页
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開挖工法施工技術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開挖工法施工技術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及D&B開挖工法研討會及現地研討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開挖工法施工技術探討摘要台灣電力公司『新武界隧道及栗栖溪引水計畫』之隧道總長約15.7公里,其中新武界引水隧道自過河段向下游約7.1公里範圍,採用TBM施工。為瞭解本隧道段之地質情況,曾於該隧道沿線施作四孔長距離地質探查孔,其中包括一長達901.5公尺之水平探查孔;此外,亦沿隧道線施作地球物理探測,以充分掌握隧道沿線之地質。承商(新亞建設˙熊谷組聯合承攬)於充分瞭解隧道地質情況及相關因素後,決定選用開放式(Opentype)機型施工;該

2、機(OpenMainBeamTypeRobbinsModel1610-279)曾有700m/月之鑽進紀錄。且引進「鋼環片支撐工法」俾利通過破碎帶或斷層等惡劣地質,期望搭配此工法可應付台灣地質多變特性。本TBM鑽掘隧道工程於民國89年7月14日正式開挖,預計民國90年11月貫通。本文特介紹本隧道之工程地質調查成果、TBM設備、TBM於本隧道鑽掘施工概況及承商提案採用鋼環片工法通過特殊困難地質之施工實例探討等,供同儕參考。一、前言日月潭為一離槽水庫,其水源主要仰賴現有武界隧道引取武界壩上游濁水溪水量,為台灣電力公司日月

3、潭水力發電系統之中樞,負責供應包括明湖、明潭等五座總裝置容量達277萬千瓦之抽蓄及傳統水力發電廠發電及其周邊鄉鎮所需民生與灌溉之用水;因此須確保其水源,以免國內尖峰用電之供應受阻,亦不致影響附近居民之生活。由於現有武界隧道使用迄今已逾67年,其襯砌混凝土已嚴重龜裂剝落,有崩坍之虞,為避免影響日月潭發電系統之正常運轉,台電決定興建一條新武界引水隧道替代現有之老舊隧道,並將濁水溪上游支流栗栖溪之水源一併引入日月潭統合運用。新武界引水計畫聯結現有武界壩、新建之栗栖壩及日月潭,隧道總長約15.7公里,由四段隧道組成,彼此間

4、以過河拱橋或暗渠相連,工程之佈置如圖一所示。本計畫於可行性研究階段時,由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建議所有隧道均採鑽炸法施工,至基本設計階段時,為考慮達到縮短工期、降低對環境造成之衝擊、減少對隧道勞工之需求量及提昇我國隧道施工水準之目的,自過河橋至暗渠段間約7.7公里長之大部份隧道(約7.1公里)改採TBM施工。III-15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及D&B開挖工法研討會及現地研討圖一、新武界隧道及栗栖溪引水工程佈置圖二、工程地質2.1地質調查本工程於可行性研究階段及基本設計階段,除了地表地質調查外,所施作之地質調查工

5、作如表一所示。表一、新武界工程地質調查工作數量一覽表調查階段調查地區地質鑽探地球物理震測孔數總鑽深度(m)測線數測線總長度(m)可行性研究D&B工法隧道11420193680基本設計TBM工法隧道42406.525020D&B工法隧道44217056670合計(m)4996.515370註:地質鑽探工作包含相關之岩石力學試驗2.2區域地質本計畫位於台灣中部南投縣魚池鄉及仁愛鄉,地質分區屬中央山脈西翼地質區之雪山山脈帶與脊樑山脈帶之西緣。計畫地區出現之岩層屬始新世至中新世,自東(上游)而西(下游)依序為蘆山層(以板岩

6、為主)、眉溪砂岩(以石英質砂岩為主,夾板岩)、佳陽層(以板岩為主)、達見砂岩(以石英質砂岩為主,夾板岩或硬頁岩)、十八重溪層(以板岩為主,夾變質砂岩)及白冷層(以砂岩為主)。估計隧道通過砂岩段所佔之比例約33%,通過板岩段所佔之比例約67%。III-15新武界引水隧道工程TBM及D&B開挖工法研討會及現地研討計畫區內出現之主要地質構造為梨山構造、地利斷層及武界斷層。梨山構造之屬性於學術界仍有頗大爭議。依隧道沿線之地質調查結果顯示,栗栖溪引水隧道將穿越梨山構造,構造帶附近可能為密集之褶皺破碎帶及湧水帶。地利斷層及其伴

7、生斷層可能於九族文化村附近與隧道相交,含破碎帶、斷層泥及斷層角礫為主。武界斷層係由航照線型研判而得,斷層附近之地表露頭並未發現擾動之跡象,惟舊武界隧道施工期間曾於該線型附近遭遇湧水,但無遭遇斷層之敘述,研判可能為破碎帶或湧水帶。2.3TBM鑽掘隧道段地質2.3.1隧道沿線地質本TBM鑽掘隧道位於新武界隧道里程Sta.3k+089至10k+354之間,全長約7.3公里,全區並無重大地質構造線通過。其中Sta.3k+089至9k+568間(約佔89%)隧道段穿越佳陽層;Sta.9k+568至10k+354間(約佔11%

8、)隧道段穿越達見砂岩層。其地質特性分述如下,如圖二及表三所示:圖二、TBM工法隧道沿線地質剖面圖表三、TBM工法隧道沿線地層一覽表地層佳陽層達見砂岩岩性描述砂岩或砂質板岩,劈理常呈劇烈褶曲現象及轉折構造砂岩或砂質板岩,劈理常呈劇烈褶曲現象及轉折構造中至粗粒石英砂岩與板岩或硬頁岩薄互層單壓強度(kg/cm2)93~176607~1200152~1705總硬度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