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

湖北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

ID:1317479

大小:6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0

湖北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_第1页
湖北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_第2页
湖北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_第3页
湖北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_第4页
湖北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2011-2020年)一、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一)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湖北省地下水资源丰富,其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410.57×108m3/a(平原岗区:248.15×108m3/a,丘陵山区:216.49×108m3/a,重复计算量54.07×108m3/a),湖北省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为165.21×108m3/a。地下水现状开采量13.97×108m3(1999年),占可开采量的8.46%。全省地下水整体开采程度不高,主要开采的地下水为松散岩

2、类孔隙水(又分为潜水和承压水)、碎屑岩类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三类,其中以开采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其次为碎屑岩类裂隙水,开采方式城镇为机井集中式开采,农村为手压井、民井分散式开采。本省江汉平原及孝感市为混合型(上、下两层含水层)开采。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较高的分布于沿江城市及江汉平原。利用地下水的城市主要有孝感市、襄阳市,前者主要用于生活,后者用于工、农业、生活等方面。(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1.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1)单组分评价新近系裂隙孔隙承压水各单项组分含量基本以Ⅰ、Ⅱ类水为主,

3、属Ⅲ类的化学组分为铁、锰或氨氮。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各单项组分含量基本属Ⅰ~Ⅲ类,并以Ⅰ、Ⅱ类为主,仅个别水样点(大冶铁矿)出现铁、锰或者亚硝酸盐氮等呈Ⅳ或Ⅴ类。基岩裂隙水包括碎屑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含水岩组。白垩—古近系含水岩组[K-E]的地下水中各单项组分含量普遍较低,属Ⅰ、Ⅱ类。铁、砷、亚硝酸盐氮等组分为Ⅲ~Ⅳ类,仅在个别水样点(咸宁市六六六五、当阳珍珠泉)有所反映;变质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岩组[Pt]和岩浆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岩组[γ52-3]的地下水中单项组分评价结果除岩浆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岩组[γ5

4、2-3]中的pH值偏低,呈弱偏酸性,属Ⅳ类,少数样点(大悟县斗店)中的铁、锰含量偏高,属Ⅳ外,绝大部分为Ⅰ~Ⅱ类为主。(2)综合评价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第四系全新统含水岩组[Qh]地下水水质极差,第四系更新统含水岩组[Qp]地下水水质较差。分布于江汉平原地区的仙桃西流河—洪湖曹市的第四系更新统含水岩组[Qp]地下水质量水质极差;新近系含水岩组[N]在单层抽水开采利用时属于地下水水质良好,若进行混合抽水开采利用时应属于地下水质量较差级别的水。碳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质良好。2.地下水环境质量变

5、化趋势目前各类型地下水的水质遭受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等化学组分的污染较为严重。历年的监测资料表明,其含量逐步增高,涉及地段日趋变广。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未检出,变为逐渐有检出到检出含量超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且有以点到面不断的扩展之势。其原因主要是广大农村使用农药、化肥、污灌等所致。随着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三氮”对地下水的污染将日趋突出。(三)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防治难度大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管网漏损导致污水外

6、渗,部分进入地下水体;雨污分流不彻底,资金投入不足,管网建设相对滞后,汛期污水随雨水溢流,造成地下水污染。部分工业企业固废堆场污水排放、渗漏对地下水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土壤中一些污染物易于淋溶,对相关区域地下水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大量化肥和农药通过土壤渗透等方式污染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一旦受到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难以逆转。2.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薄弱,防治能力亟待加强长期以来,我省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地下水动

7、态监测和资源量评估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但尚未系统开展全省范围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难以完整描述地下水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地下水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缺乏,科学研究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治理工程不到位,难以满足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求。3.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认识有待提高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地下水污染长期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难恢复性的认识还不到位,相关工作明显滞后。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优先的总体方针,加大对地下水

8、污染状况调查和监管力度,边调查边治理,综合防治,着力解决地下水污染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成以防为主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制定并实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政策及技术工程措施,节水防污并重,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协同控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地下水保护与治理,以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推动全省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