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5138
大小:4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9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误了几多年少——西游记禅道诗词的魅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_____西游记禅道诗词《苏武慢》的魅力(作者:新新民;参照了网络上有关资料,深表谢意)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西游记》原著中有超过700首诗词,这些诗词大概可以分为四类:叙事的、描人的、写景的、传佛(道)的。从个
2、人喜好的角度来看,写景的和传佛的诗词最妙。传佛的诗词中,又尤喜欢这首《苏武慢》的词。这首词出现的章节是第八回的开头。从故事情节上来观看,这首词出现的时候,正是孙悟空坐牢五指山下的时候。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到拜师须菩提学艺有成,恃才傲物大闹天宫,再到斗不过如来被压在五指山下坐牢。此时,孙猴子心情的失落和无助可想而知。孙猴子出生以后,就表现出异于常猴的悟性和天赋,到处拜师学艺,学佛学道学长生,自以为道果已成,上天彻底无敌手,确实也风光了几回。但没想到与如来一交手,就被易如反掌地压在五指山下,丝毫动弹
3、也不能。此时,在石头下坐牢的孙猴子难免会想,学佛学道的方向错了?还是功夫不到?亦或长生仅是骗人的把戏?在此背景下,这首《苏武慢》就隆重登场了。9词的一开头,单刀直入,“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这不就是我猴子参禅悟道的自身写照嘛?禅关这个词,涉及到在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禅宗。禅关的基本词义为禅门或者参禅需要越过的关口。从印度迦叶尊者灵山会上得到释迦牟尼佛的“微妙法门”作为禅宗的祖师爷后,一脉单传,经二祖阿难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景德传灯录》载,达摩得法后,问师父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我既得法
4、,当往何国而作佛事”,尊者曰:“当往震旦,设大法要,直接上根”。达摩既是印度禅宗的二十八祖,同时也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从水路到广州,到南京与菩萨皇帝梁武帝会面,因话不投机,渡长江北上栖于少室山,面壁九年,后传法于二祖慧可(神光),经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至六祖慧能时,禅宗方才兴盛。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接引的是上上根智的人。随着中唐时期禅风鼎盛,参禅学佛的人越来越多,未必学人都是上上根,于是有禅师慈悲,别开方便,设禅关,参话头,以接引有缘。奈何人心万象,攀援不断,种种差谬,
5、往往到头虚老。所谓“空悲切,白了少年头”是也。“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是对上一句意思的重复和加强。但从文句的影响力来看,这句比上句更为震撼人心,特别是“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这八个字。磨砖作镜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五:唐朝道一和尚常习坐禅,未能悟道。南岳怀让禅师问他:“大德坐禅图什么?”回答说:“图作佛。”怀让即取一砖在他庵前石上磨,道一问磨砖做什么,怀让回答“磨作镜”,道一奇怪道:“磨砖岂得成镜?”怀让反问:“9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积雪为粮出自《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
6、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磨砖作镜与积雪为粮,意义是相同的,都是乱劈柴,白费功夫的意思。《楞严经》卷一“犹如煮沙欲成嘉馔(zhuàn),纵经尘劫终不能得”煮砂成饭的典故,《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的典故,以及《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卷四:“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敲冰索火的典故,均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有“迷了几多年少”,枉费了大好青春年华的感叹。“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这是悟道后的境界了,悟道后
7、心能含裹十方三世,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见小,这种境界就如同禅宗初祖的公案“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妙悟一样。毛吞大海,芥纳须弥是说一根毛孔可以容纳下四大海水,芥子可以装下整个须弥山,而且还能不显得迫迮。典故则出自《维摩诘经》、《楞严经》和《华严经》。《维摩诘经》不思议品第六载“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
8、水入一毛孔,不娆鱼萤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9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经》,文字简练、优美,对中国佛学、禅宗、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不管是想提高写作水平,抑或是扩大心量,再或是学习佛法,这都是一本值得反复读诵的一部大乘经典。《楞严经》卷二谓“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这也是毛吞大海思想的注解。明代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