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车研制与运用东风21型内燃机
2、车研制与运用技术中心项目总体部王荣堂摘要:介绍了东风2l型米轨电传动内燃机车研制情况,总体布置,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结构特点,并简要介绍了机车的运用情况.关键词:东风2l型内燃机车研制总体布置技术参数性能结构特点运用l机车研制背景东风2l型电传动内燃机车是根据铁路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项目合同编号为:2001J007一D)而研制的我国米轨铁路新型电传动内燃机车,用于昆明铁路局米轨线路的客,货运输,并兼作调车作业,以便替代即将报废的第一代米轨机车——东方红2l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1.1机车换代的需要昆明铁路局米轨线路目前正在使用的机车是在197
3、8年至1984年间生产的东方红2l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共配属了102台,1999年后陆续报废2O台,现在使用的共计82台.该机车已运用二十多年,按铁道部<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1996年3月修订)规定,全部机车均已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同时东方红2l型机车在运用中还存在机车轮轨磨耗严重,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不足,机车时有脱轨掉道现象以及机车凶动力小而制约米轨线路的运输能力等问题.因此当前必须要研制新一代的米轨机车.1.2国际问贸易发展需要我国现有米轨铁路的昆河线与越南铁路网直接连通,是我国西南边陲重要的国际通道.自1997年昆明一
4、河内的国际旅客列车开通以来,中越两国贸易迅猛增长.中国已成为越南第五大贸易伙伴.预期到2010年两国贸易额将超过40亿美圆.但随着中越两国贸易往来的越来越密切,铁路过境运输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出口货物只能达到40万吨,进口l0万吨的能力.米轨铁路昆河线无论是作为被国家列人十五8计划的泛亚铁路的东环线,还是亚洲银行支持的中越构建”昆明——河内经济走廊”的通道,中越双方都把昆河线铁路列为交通的首选项目之一,互相合作加以改造.通过我国铁路网,可连接亚洲北部的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部分,形成纵贯亚洲大陆的铁路桥;还可与建设中的中吉乌铁路会合,与吉尔吉斯斯坦
5、,乌兹别克斯坦的中亚铁路接轨,形成新亚欧大陆桥.所以新型米轨机车的研制是国际间贸易发展的需要.1.3为向东南亚,非洲各国出口机车做准备考虑到东南亚和多数非洲国家均使用窄轨机车,由于这些国家国土面积较小,且他们一般没有制造机车的能力,所以正是我们产品的潜在市场.为此,我们在设计东风2l型机车时,已考虑了机车结构形式(内走廊和外走廊方式)和小的断面,以便适应各国限界小的要求,为将来的出口机车作好准备,提高我们产品在国际机车市场上的竞争力.1.4机车的立项工作2001年6月接铁道部科技司电报邀请,参加项目编号为2001J007<米轨铁路新型电
6、传动内燃机车的研制》项目,为此填写了二oo一年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申请表上报铁道部科技司申请立项.2项目实施情况2.1机车的运用环境状态及用户要求2.11机车的运用环境状态米轨线路全程827km,实际运用600km;其中正线昆河线465公里,最低海拔(河口)为90m,最高海拔为2031m,南北高低差为1941m,全线平均坡度为4%o,最大坡度26%o;曲线占正线总长52.2%,300m以下曲线占全部曲线的82.8%,最小曲线半径87m,年平均气温18℃~22.5℃,且米轨线路目前无法改造,为此要求机车的轴重尽可能≤15t,转向架曲线通过
7、及动力学性能要求较高.2.1.2用户对机车的要求2.1.2.1机车采用交一直流电传动方式,Bo—Bo—Bo或C0一C0轴式,双司机室,内走廊.2.1.2.2客运机车具备向客车供电功能.2.1.2.3柴油机装车功率1324~1471kw.2.1.2.4常用速度~60km/h,构造速度为100km/h.2.1.2.5轴重13~15t.2.1.2.6机车长度≤16000m.2.1.2.7制动机采用JZ一7C型空气制动机,并设有动力电阻制动装置.2.1.2.8采用阀控式铅酸免维护蓄电池.2.1.2.9机车司机室安装有空调机.2.1.2.10机车设有性
8、能良好的防空转,防滑行装置,同时预留机车监控装置的安装位置.2.1.2.11采用华宝Ⅱ型轮缘润滑器.2.2评审与设计2001年l2月13日在铁道部科学技术司组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