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59235
大小:158.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8
《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第一章第1节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一、[知识点一]区域(选择)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3、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知识点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说明:(选择)(综合)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
2、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气候: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贫乏较丰富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备注农业: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发展畜牧业其他生产活动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
3、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发达 以长江中下游为例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选择)20开发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因分析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中后期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克服土壤限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农业较快农业社会我国粮
4、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工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①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点一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选择)1.概念: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和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2.主要环节:地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3.工作过程:4.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小(适应性强)。5.应用范围:资源调查、
5、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6.遥感探测的范围、获取资料的速度和周期、对地物的分辨率与运载工具飞行高度的关系。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否则相反。其关系如下所示:知识点二、地理信息系统20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2.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3.应用(选择)(1)在区域研究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
6、律的模型区域地理环境研究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功能精确分析、评价利用GPS、RS技术提供的地理信息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2)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应用主要功能举例说明城市信息管理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提供旅游景点分布与详情、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各自特色、城市道路与建筑物的空间分布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规划部门可以把有用的资料记录到数据库里,随时查询和统计,并用三维影像显示城市;还可以把城市地下管网的分布输入系统中,进行有效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可以提供多类型的查询查询空间信息
7、:某个加油站、立交桥的坐标位置;查询时间信息:某辆车某一时间处于什么位置及某时间某地的车流量等;查询路面质量、沿路环境、居民分布情况等。发布交通信息:及时地把交通拥挤情况、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环境情况发给驾驶员,显示在车内显示屏幕上,帮助驾驶员找出最佳行车路线城市抗灾减灾实践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并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为了提高火灾防救工作的针对性,可以建立各防火区的火灾信息系统,并建立相应的救护路线模型和灾后损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