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54405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陈丽萍871-精彩来自“课堂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论文精彩来自“课堂讨论”松门镇中心小学陈丽萍我们都知道学习需要个人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也需要和他人进行共同讨论,集思广益。讨论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合理组织学生讨论,可以相对削弱传统大课堂讲解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创新见解。在“讨论式”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课堂讨论的意义与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堂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
2、学生总是对各种讨论兴趣盎然。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好动,乐于交往,尤其是一些胆小的学生,不敢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愿意告诉自己的同伴,而这种心理需求在讨论中可以让每个学生得到或多或少的满足。二是课堂讨论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自由探索性。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至少每个学生都得到一次锻炼的机会。讨论如同一部大功率的发动机,将每个人潜在的竞争意识、好胜心理、尊重需要都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此时,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了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2、可以提高教
3、学的效果。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的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在讨论中碰撞、激化,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逻辑性、敏捷性。这种教学方法尤其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运用广泛,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另一方面,养成了学生倾听同伴意见、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培养了与他人真诚合作的学习习惯。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可以发挥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尤其是现今的小学生都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受到了家
4、长百般地溺爱,容易养成骄横、独霸的性格。而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并接受别人的批评,从而在为人处事上更宽容、更谦虚,小组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为每个学生的成长铺垫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近几年来,许多数学教师已经看到了课堂讨论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更是为讨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在条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探讨中发言的面小,有条理地口述算理
5、的能力差,绝大部分同学虽然发言,但语言不规范,有些同学兴趣不高,探索不积极、不主动,小组注意力不集中,争论不激烈等。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效率呢?5一、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学生在探讨问题时,要形成宽松的气氛,就数学课堂而言,要有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具体表现在:1、形式的开放。现在常用的讨论形式往往是建立4人或6人为一组的小组学习就座形式,或矩阵式的座谈就座形式,分组排座时好、中、差互相搭配,这样坐固然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是如果成为固定的模式,就会使讨论显得有些僵化,限制了学生之间的扩大交流。开放式
6、的交流研讨形式,应该是多样而且多变的。例如,探讨“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容易观察,就可以采用同桌讨论的形式,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而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寻找一些较复杂的规律,或一题多解,则需要组织小组讨论。象寻找“商不变的规律”、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行程问题的多种解法”等。对于解决那些比较重要且又难以理解的问题,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一开始根本无从下手,例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求这个数”,可以先组织全班进行讨论,由一些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先发表意见
7、,给其他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分小组讨论,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还有一些时候,实际讨论时操作性较强,而思维性较弱,象教学“分类”希望从不同的分类途径得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就可以离开座位进行非正式群体的自由探讨。由此可见,在课堂中怎么便于指导,怎么便于学生学习就怎么坐、怎么讨论。必要时,可以重组小组,甚至可以让学生上台与老师一起研讨等等。2、童心的理解。儿童的语言是缺乏修饰的,没有很强的条理性,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们不能用数学的、纯逻辑的语言去要求他们。就比如,让一年级的小朋友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
8、几个”与“第几个”有什么区别,是很难做到的。关键是让他们在彼此的辩解中,明白上述两个概念在实际运用中的不同。讨论时允许学生用自然的,带有童趣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甚至大声争辨。特别是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不合逻辑的,都应该给予鼓励。另外,教师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淡化学生之间的智能差异,突出强调个体的积极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