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竞争力:对中国增长政策设计的启示

寻求竞争力:对中国增长政策设计的启示

ID:1253698

大小:478.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7-11-09

寻求竞争力:对中国增长政策设计的启示_第1页
寻求竞争力:对中国增长政策设计的启示_第2页
寻求竞争力:对中国增长政策设计的启示_第3页
寻求竞争力:对中国增长政策设计的启示_第4页
寻求竞争力:对中国增长政策设计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求竞争力:对中国增长政策设计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寻求竞争力:对中国增长政策设计的启示2014-10-0815:08:54来源:财新网作者:菲利普·阿吉翁来源于《比较》2014年第5期出版日期2014年10月08日菲利普·阿吉翁 1.引言  过去数十年间,发达国家的政府普遍将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全球化的到来已经驱动这些政府逐步把注意力转移到国内经济的竞争力方面。也就是一个国家能够将它的产品出口到国外的程度,从而可以用其较为充裕的商品和服务来交换它所短缺的商品和服务(Altomonteetal,2012)。(①PhilippeAghion,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新经济增长理论领军人物,法国总统奥朗德唯一

2、经济顾问。本文由作者在2013年12月18—19日“财新峰会:经济发展与中国改革研讨会”上的演讲修改而成。感谢《比较》特邀编辑李一南对译稿的校定。①最近,通过引入CICE(CreditdImpotCompetitivite)所致的法国财政贬值,引发了需求导向型政策的拥护者和主张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学者之间的热烈讨论。)  同时,针对如何提高竞争力,贸易经济学家的看法也在变化。就像伯纳德等人(Bernardetal,2011)所解释的,过去的国际贸易理论常常强调产业间贸易,从而国际竞争力主要是指每个国家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竞争,而最新的理论则强调世界范围内企业层面的

3、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阿托蒙第等人(Altomonteetal,2012)也指出,实际上并不是国家而是企业在交换商品和服务。根据这一观点,让一个国家变得有竞争力主要是要让这个国家内的单个企业具有竞争力。  能够让单个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的生产率,二是企业的规模。在这方面,梅利兹(Melitz,2003)进行的开创性研究,提出了一个异质性企业的企业内贸易模型。该模型指出,只有具备足够生产能力的企业才能成为出口企业,因为生产能力强的企业可以通过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来负担出口的固定成本。(①在实践中,信贷约束、劳动力管制和其他类型的市场不完善都可能

4、阻止更有生产力的企业成长为出口者所必须具备的足够规模。)  这一模型的预测得到了跨国企业层面证据的支持(可以参见Altomonteetal,2012),并且它在如何提升国内经济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特别是,“纵向”或者“自上而下”的政策往往强调基于国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新的理论则呼吁针对国家中单个企业生产率增长和规模增长的横向政策。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2部分概述最新贸易文献中关于企业层面实现竞争力的主要观点。第3部分将企业层面的竞争力和生产率联系起来。第4部分将讨论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潜在决定因素。第5部分考虑企业规模增长的潜在障碍。第6部分重

5、新审视纵向目标政策(或者部门政策)的作用。第7部分基于我们的讨论,就中国的新增长战略给出一些建议。第8部分进行总结。最后,在附录中,我们提出了一个贸易自由化促进生产率增长的简单模型。(*因篇幅所限,附录略,特向作者和读者致歉,有需要者可向《比较》编辑室索取:bijiao@citicpubcom。)2.从产业层面的竞争力到企业层面的竞争力  直到梅利兹(2003)在贸易经济学方面进行的开创性研究之前,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普遍建立在每个国内经济都有一个代表性企业的假设之上。这包括两方面,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强调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主要驱动力;相反,克鲁格曼

6、(1980)和赫尔普曼(1981)近期的理论则把收益递增和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作为贸易的主要驱动力。然而,最新的证据表明,上述两种驱动力都在起作用,一国同一产业内企业间异质性的程度很高,而且这种异质性体现在企业层面的生产率、规模、企业层面的技能和工资,以及资本密集度等多个方面。另外,就像梅利兹(2003)所预测的,这种异质性,尤其是生产率方面的异质性,是企业是否参与国际贸易、参与到什么程度以及作为出口企业表现如何的一个关键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赛弗森(Syverson,2004)举例证明了产业内差异的程度。在美国一个一般性的部门内,生产能力最强的10%企业,其生产能

7、力平均是生产能力最差的10%企业的2倍。最近,谢长泰和克雷诺(HsiehandKlenow,2009)的研究表明,在新兴经济体中,这种产业内的差异甚至更大。例如,在中国和印度,在一个一般性的产业中,生产能力最强的10%企业,其生产能力往往是生产能力最差的10%企业的5倍还多。  此外,无论是用生产率还是企业规模来衡量,企业层面的绩效分布趋向于高度倾斜(典型的帕累托分布而不是正态分布)。也就是说,有很多绩效不好的企业,而绩效好的企业很少。这反过来说明,就平均绩效而言,产业内的异质性要比国家间、产业间的异质性大得多。换句话说,忽视产业内企业的异质性,只是关注产业层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