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07528
大小:8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6
《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研究 ——兼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研究——兼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内容提要】“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是“引人误解的表示”的一种形式,“引人误解的表示”是包含“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引人误解的真实表示”的大概念。“引人误解”与“虚假”是构成“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行为的必要条件。因此,表示真实,但引人误解,即引人误解的真实表示,不能纳入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调整;表示虚假,但不引人误解,也即不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也不能纳入到本规定的调整范围;表示是虚假的,但未引人误解,此时也不能不追究其法律责任。“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不足以全面
2、客观地体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应将“引人误解的表示”修改为“引人误解或者虚假的表示”。此外,还对引人误解的判断标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引人误解、虚假表示、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4项有禁止“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规定,第9条有禁止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0条第6项有“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规定,所谓的“虚假表示”和“虚假宣传”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可以通称为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引人误解的表示”、“虚假表示”以及“引人误
3、解的表示”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不是没有争论的。有人认为,在“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中,引人误解的表示即为虚假表示;有人认为,“引人误解”与“虚假”都是“表示”的限定词,“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行为是由“引人误解”与“虚假”两个要件共同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而不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以及引人误解的真实表示,都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之列(注:例如,1997年4月底,国家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制定禁止虚假表示规章的座谈会时,与会人员对于如何界定“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发生了激烈争论,争
4、论中曾经提出过上述不同的理解。)。这就提出了究竟如何理解“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问题。由于我国在虚假表示问题上的探索还不太深入,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立法、执法经验和理论,对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是“引人误解的表示”的一种形式,“引人误解的表示”是包含“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引人误解的真实表示”的大概念“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与“引人误解的表示”的关系在总体上可以概括如下:“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是“引人误解的表示”的一种形式,“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是“引人误解的表示”的一种形式,
5、“引人误解的表示”是与“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引人误解的真实表示”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一)“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排除了“引人误解的真实表示”是否存在客观上真实却引人误解的表示?这在外国立法和理论上是有的。英国《商业表示法》(TheBritishTradeDescriptionsAct)第3条的规定就是以此作为立论根据的,即该法是以虚假商业表示为规制基础的,但是,尽管不是虚假的,只要能引人误解,也被视为虚假的商业表示。比较广告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如果广告者选择其产品或服务中的优于他竞争者的产品的某一单项指标做宣传
6、,就会给人一种他的产品高人一筹的印象,而如果把所有决定产品价值的关键指标都予以考虑,其他竞争者的产品会更好。美国的虚假表示主要是由《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5条规制的,即“在商业中或者影响商业的各种不公平的竞争方法或者不公平或欺骗性的行为做法,均宣布为不法”。1983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决议支持其主席JamesC.Miller有关“欺骗性”的解释,即界定“欺骗性”的着重点在于其“有引人误解的可能”。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15条的“虚假广告”是以“引人误解”加以界定的。按照这种解释,即使是真实的表示,也可能引人误解。
7、澳大利亚的立法和判例认为,在字面上真实的表示也可能构成1974年贸易行为法第52条所规定的(可能)引人误解的或欺骗性的行为(注:此类判例如:TecandThomas(Australia) Pty Litdv.Matsumiya puterpanyPtyLtd(1984);Manhattan OverseasCorpv.ChaseCorp.(1986);TrotmanaustraliaPtyLtdv.HobsonsPress(Aust)PtyLtd(1991)此类判例如:ationCentrePtyltdv.Sy
8、dneyBuildingInformationcentreltd(1978)一案中,Stephen法官引述了一个歌剧广告的例子,该广告声称某大名鼎鼎的女主角将出场演出,但实际上出场的表演者是一个碰巧与某大名鼎鼎的女主角同名的名不见经传的人。在该广告中,其字面含义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因向人们传递了超出字面含义的信息而具有欺骗性。因此,有判例甚至认为,通过调查确定陈述是否真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