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43291
大小:3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5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反不正当竞争法之虚假宣传行为虚假宣传行为的界定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商品上,或者以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产地等情况作引人误解的陈述或表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反》法第5条第4项的虚假表示行为、第9条的虚假宣传行为。《反》法第5条第4项: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本规定是禁止在商品上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反》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代
2、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本规定是禁止采取广告或其它方式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行为的特征该行为的宣传内容十分广泛。该行为的行为方式包括“在商品上”、“通过广告”和“其他方法”。从行为的客观方面看:虚假是指经营者进行商业宣传的内容与被宣传的商品或服务的客观事实不符;引人误解强调的是经营者进行的商业宣传使受宣传的对象对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认识和理解的现象,包括足以使其产生误认误购的可能性。(1)该行为是否排除了“引人误解的真实宣传行为”?(2)该行为是否排除了“不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第八条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
3、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一)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二)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三)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不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不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相关公众一般注意力、发生误解的事实和被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认定。虚假表示(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转致适用产品质量法的问题二、利用广告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转致适用产品质量法虚假表示事项与产品质量
4、法的衔接《反》法和《产》法是从不同角度来规定的《反》法第21条第1款:经营者…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反》法第20条;对于消费者因此受损害的,则应该适用《广告法》第38条的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进行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刑事责任——《刑法》: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
5、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利用广告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反》法第24条: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
6、用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竞合的具体适用在广告虚假宣传上,采取“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广告法》优先于《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利用其他方法虚假宣传的,仍然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的规定。现行法律,“在商品上”、“广告”以及“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均不同,应当统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