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15714
大小:129.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16
《拉林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拉林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拉林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现已由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现将《拉林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及初步评价结论等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请就你关心的环境问题,发表本人的看法,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拉林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有关情况如下:1规划概况1.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
2、、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双控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以农田水利建设为基础,切实提高粮食产能和民生水利公共服务能力;以江河流域系统整治和水生态保护修复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全方位推动水利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制定拉林河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流域防洪除涝、水资源综合利用、江河湖泊系统治理与生态修复和水利社会管
3、理与公共服务四大体系建设,约束流域经济建设的不合理行为,引导流域经济社会沿可持续方向发展。1.2规划原则(1)坚持民生优先、人水和谐共生的原则从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保障流域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水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规划全过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水和谐共生,维护河湖健康。(2)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为重和适度开发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通过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
4、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环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广节地技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拉林河上游是山区和丘陵区,属于水源涵养区和生态脆弱区,也是磨盘山水库调水水源保护区,宜以保护为重;拉林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较发达,农业灌溉发展较快,在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下进行适度开发,既要部署安排流域治理、开发工程项目,更要重视水资源保护工程项目。(3)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从流域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安排防洪、治涝、供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任务,正确处理流域整体与局部、当前和长远、干流和支流、左岸和右岸、上游和下游、区域之间
5、及行业之间的关系,兼顾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效益。规划工程建设用地要纳入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并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移民安置等有关工作。(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的新理念,结合流域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根据有限时间、有限目标的要求,突出工作重点。针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及防洪减灾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5)坚持依法治水管水、综合管理的原则加快完善水法规体系,构建高效的水法治实施体系和严密的水法治监督体系,强化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水利改革创新,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6、6)坚持与有关规划相协调的原则充分利用历次水利规划成果,合理纳入已批准或正在编制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江河流域开发治理规划、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等各类成果,与国家和地区近期的国土规划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规划成果相衔接。1.3规划范围、水平年及目标(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拉林河流域,面积19923km2,行政区划涉及哈尔滨市、吉林市、长春市、松原市。(2)规划水平年现状年为2013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3)规划目标规划目标是在维护河湖健康的总体目标下,根据拉林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综合利用、防洪除涝、江河湖泊系统治理与生态修复和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大体系,加强
7、灌溉区节水改造与水源保护等薄弱环节建设,统筹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防治水害的关系,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与水生态安全,提高流域管理水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水资源开发利用完善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保障供水安全与粮食安全。在发生常遇干旱时不受灾;发生较严重干旱时保障城镇和农村生活正常供水,尽可能将农业干旱损失减少到最小;遇特殊枯水年,基本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重要生产活动的用水需要。规划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