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声学题的错例分析

有关声学题的错例分析

ID:12034031

大小:11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5

有关声学题的错例分析_第1页
有关声学题的错例分析_第2页
有关声学题的错例分析_第3页
有关声学题的错例分析_第4页
有关声学题的错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声学题的错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关声学题的错例分析当同学遇到较为简单的问题时,就会马虎大意,不认真去审题造成错解。例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能听到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喳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错解:D。错解分析这是审题不清所犯的错误,把选择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误认为选择能说明液体可以产生声音的事例。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小鸟的唧喳声、哗哗的流水声都是由空气传播的;只有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是说明空气、泥土、水都能传声,故应选

2、C。3以偏概全解题时由于审题不严,思维粗疏,忽视条件,以偏概全,造成错解。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瓶和水的振动,瓶内水的高度。错解:C。错解分析错解的同学认为瓶内灌入的水的高度不同,敲击它们时,发出的声音就不同。事实上,瓶子发声是由于瓶内水和瓶子振动所致,瓶子里的水越少,则振动的频率就越高,音调就越高;另外敲击瓶子发出声响的时候,若用手握住瓶的外侧,此时声音明显减弱,这证明瓶子也在振动。故答案选D。4人云亦云多数同学在做题时,喜欢对

3、参考答案,认为答案总是对的,理解不透彻而造成错误。例4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这样的情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主要是因为()A.固体传声比空气快。B.固体传声比空气好。C.牛皮箭筒起了共鸣作用。D.士兵睡在地上睡不着觉。错解:A。错解分析若夜袭敌人距宿营地10km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能量损失大,相距太远,人耳是不可能听到通过空气传来的马蹄声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土地中声速约为3000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间t空=

4、sv=29.4s,在土地中传播需t土=sv=3.3s。若两种介质传来的声音士兵都能听到,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t空-t土=29.4s-3.3s=26.1s。提前26.1s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对于士兵做好战斗准备是微不足道的。那么士兵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固体传声不仅比空气快,而且比空气好,声能损失小。题中的及早应理解为:当士兵还听不到空气传来的马蹄声时,就已经听到了通过大地传来的马蹄声了。故应选B。内容简介:叶圣陶主张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办法,并指出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

5、心力的机会(见《论集》)。集合教学法的课堂教学首先摈弃的正是这种把课文孤立起来的逐句讲解的教法。在这里,它不是以一篇课文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叶圣陶主张“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办法”,并指出“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见《论集》)。集合教学法的课堂教学首先摈弃的正是这种把课文孤立起来的逐句讲解的教法。在这里,它不是以一篇课文为教学内容,而是以一类课文为例子,立足于这类课文(即某个集合)所涉及的知识的共性及其规律,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掌握并运用来解决问题。在具体教法上,引入学生都熟知的数学教法,即从某个

6、定理的导入、公式的证明到例题的分析到推广和应用。这里的“定理公式”就是一类课文所涉及的知识的共性及其规律,“例题”就是教材课文,“推广应用”就是运用规律进行阅读分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简而言之就是“授之以本,教之以法”,“本”是规律,“法”是方法。以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例,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那么学生就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要他们归纳一篇没教过的同类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会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即便说出来,也很少能归纳得准确而完整的。这种教法就像教数学,只告诉学生某个题目的答案,却不教会学生如何解出这个答案的道理

7、、方法和步骤,怎么能行呢?集合教学则完全不同。譬如上文提到的在进行高中第二册叙事散文的集合教学中,首先遇到的是课文中心思想的问题。学生先通过预习,参考了课文前的“提示”,写出了各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但对题目要求从中找出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这一点,答案是笼统的、不完整的,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毕竟学生通过初步的实践,积累了感性认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对照,寻找内中的规律。这一步是以课堂为基点,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关键一环,是集合教学的核心,它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的。其具体推导过程如此:1.由预习题

8、目得知:叙事散文主要是通过写人记事来表现主题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因此,这就是我们归纳一篇叙事散文的中心思想的主要依据。从学生在此以前已归纳好的五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看,以写人为主的和以记事为主的中心思想的归纳是同中有异的:相同的是都包含了“写了什么”和“表现或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